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医保政策优化与生育友好建设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国家关于人口发展和民生保障的重要部署,全面总结我市近年来医保支持生育工作的成效经验,系统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挑战,细化部署下一阶段医保政策优化落实及生育友好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压实责任,切实提升参保群众生育保障获得感,为全市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同志,市医保局领导班子及各科室、直属单位负责人,各县(区)分管领导、医保局主要负责人,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统计局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人,以及全市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医保服务站代表。刚才,市医保局、X、市卫健委、X县医保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既客观总结了工作亮点,也精准指出了存在的短板,提出的工作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要结合各自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医保政策优化助力生育友好建设的重大意义
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生育友好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关键举措。医保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柱,在减轻家庭生育负担、提升生育意愿、优化生育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从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高度,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深刻把握医保政策优化与生育友好建设的内在联系,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这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
的以来,高度重视人口发展工作,先后出台《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完善生育医疗保障制度”“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202x年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要“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从全省来看,省医保局、省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生育 ……略…… 生后3个月内办理参保登记的,可自出生之日起享受医保待遇,无需等待期。202x年以来,全市共有名参保女职工享受三孩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报销金额万元,人均报销元;名城乡居民参保人员享受三孩生育医疗保障,报销金额万元;名新生儿通过“落地”参保及时享受医保待遇,其中名新生儿因早产、新生儿黄疸等疾病产生医疗费用万元,全部通过医保报销,有效避免了“生得起、养不起、病不起”的问题。
二是灵活就业人员生育待遇实现突破。灵活就业人员是我市就业_的重要组成部分,202x年底全市灵活就业参保人数达万人,占职工医保参保总人数的%。以往,这部分_因未缴纳生育保险(职工医保与生育保险合并实施前),无法享受生育医疗待遇和生育补助金,成为生育保障的“薄弱环节”。为破解这一难题,我市202x年出台《关于完善灵活就业人员职工医保生育待遇的通知》,明确灵活就业人员连续缴纳职工医保满6个月后,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的,可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报销和生育补助金,其中生育医疗费用按职工生育保险标准报销,生育补助金按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X%发放(顺产发放3个月,剖宫产发放4个月)。政策实施后,我们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在市医保局官网开设“灵活就业生育待遇”专栏,发布政策解读视频条,播放量达万次;在个街道(乡镇)医保服务站设立咨询窗口,发放宣传手册万份;联合家外卖、快递行业协会开展政策宣讲会场,确保政策直达灵活就业_。截至202x年底,全市职工医保灵活就业人员生育医疗待遇享受人数达334人,基金支付金额98.4万元,人均报销元,其中名灵活就业人员因剖宫产产生医疗费用万元,医保报销万元,个人仅自付万元;生育补助金待遇享受人数114人,基金支付金额76.7万元,人均补助元,切实缓解了灵活就业人员生育期间的经济压力。
三是生育辅助项目医保支付范围显著扩大。随着不孕不育问题凸显,生育辅助技术成为部分家庭实现生育愿望的重要途径,但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家庭望而却步——据调研,我市试管婴儿治疗平均费用约万元/周期,远超普通家庭承受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市积极对接省医保局政策,在全省率先将“取卵术”“胚胎移植术”“卵母细胞体外培养”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为%,同时确定省内25家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作为定点机构(我市家,分别是医院、妇幼保健院),方便参保群众就近就医。为确保政策规范执行,我们制定《生育辅助项目医保报销管理办法》,明确报销条件(需提供结婚证、不孕不育诊断证明、医疗机构出具的治疗方案等)、结算流程(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无需个人垫付)和监管要求,避免违规报销。政策实施以来,全市共有1521人次享受生育辅助项目医保待遇,报销金额185.67万元,人均报销元。例如,区社区居民女士,结婚5年未孕,诊断为输卵管堵塞,需进行试管婴儿治疗,总费用万元,医保报销万元,个人自付万元,最终成功受孕并于202x年10月顺利分娩。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政策的落地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更给许多不孕不育家庭带来了生育希望。
(二)“两提高”扎实落地,生育保障待遇标准持续提升
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扩大覆盖范围的同时,着力提高待遇标准,让参保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保障。
一是职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补助标准大幅提高。以往,我市职工生育保险生育医疗费用补助标准偏低,且产前检查费用未纳入报销,导致部分参保女职工生育期间个人负担较重。202x年初,我们对职工生育保险待遇进行全面调整:用人单位参保女职工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符合规定的,医疗费用补助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400—1500元不等,其中顺产补助由元提高至元(提高元)、剖宫产补助由元提高至元(提高元)、宫外孕手术补助由元提高至元(提高元)、人工流产补助由元提高至元(提高元)、引产补助由元提高至元(提高元)。同时,首次将生育产前检查费用纳入职工医保报销范围,参保女职工孕期进行的血常规、B超、唐筛、无创DNA检测(部分项目)等常规检查,可凭票据报销元,进一步减轻孕期负担。政策实施后,202x年全市共有名参保女职工享受职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补助,平均每人补助元,较政策调整前增加元;名参保女职工报销产前检查费用,总报销金额万元,人均报销元。例如,市某事业单位职工女士,202x年5月顺产一孩,产前检查费用元,医保报销元,生育医疗费用补助元,个人仅自付元,较政策调整前减少自付费用元,切实感受到了政策实惠。
二是居民分娩住院定额补助标准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是我市生育保障的重点_,202x年底全市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达万人,占参保总人数的%。以往,居民分娩住院定额补助标准仅为1000元,远低于实际住院费用(我市顺产平均住院费用约元、剖宫产约元),无法有效减轻负担。202x年上半年,我们将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分娩住院定额补助标准分档提高:顺产补助由1000元提高至1600元(提高600元,增幅60%),剖宫产补助由1000元提高至2400元(提高1400元,增幅140%),同时明确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补助元。为方便群众享受待遇,我们优化补助申领流程,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分娩后,由医疗机构直接代为结算补助费用,无需个人到医保部门申请,实现“出院即报销”。为确保政策惠及所有群众,我们联合市卫健委对全市家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政策培训,确保医护人员准确掌握标准和流程;通过村(社区)宣传栏、微信群发布政策信息万条,提高知晓率。截至202x年底,全市居民医保生育住院共计3461人次,其中顺产人次、剖宫产人次,按新标准共计为患者减负311.6万元,人均减负元。以县镇居民女士为例,202x年8月剖宫产一孩,住院总费用元,按旧标准仅能补助1000元,新标准下补助2400元,多减轻个人负担1400元,有效缓解了家庭压力。
(三)“一加速”成效明显,生育待遇兑现时效大幅提升
我们坚持“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着力优化待遇兑现流程,让参保群众更快享受政策红利。
以往,我市职工医保生育津贴待遇享受等待期为12个月,即参保职工需连续缴纳职工医保满12个月后才能享受生育津贴,这对新参保、灵活就业或工作变动导致缴费中断的职工来说,往往无法及时享受待遇。例如,202x年有名参保职工因等待期不足,未能享受生育津贴,涉及金额万元。为解决这一“堵点”,202x年三季度,我们将职工医保生育津贴待遇享受等待期由12个月缩短至6个月,同时明确参保职工等待期内缴费中断的,补缴后可连续计算缴费年限,确保待遇不中断。为加快待遇兑现速度,我们还优化了申领和发放流程:参保职工可通过“皖事通”APP在线提交身份证、生育证明、出院小结等材料,无需线下跑腿;医保部门在收到材料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核通过后将生育津贴直接拨付至职工个人账户或用人单位账户,较以往缩短个工作日。政策调整后,202x年四季度全市共有名参保职工享受生育津贴待遇,其中名职工因等待期缩短首次符合条件,共发放生育津贴万元,人均发放元。例如,市某企业新入职职工先生(配偶参保),202x年7月开始缴纳职工医保,11月配偶生育,按旧政策需等到2025年7月才能申领,新政策下11月即可办理,成功领取生育津贴X元,及时缓解了家庭生育期间的经济压力,企业和职工均给予高度评价。
三、正视问题挑战,清醒认识我市医保支持生育工作的短板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市医保政策优化与生育友好建设仍存在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