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专题会,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阶段试点工作的经验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下一步全市范围内的深化拓展工作。刚才,几个区的同志、街道和社区的代表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分享了试点工作中的鲜活经验和深刻体会,市里的几位领导同志也结合分管领域提出了具体要求,讲得都很好,我完全同意。总的来看,自决定创新开展“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试点工作以来,各试点地区和单位迅速行动,广大员干部积极投身,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阶段性成效,也为我们全面铺开这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深刻把握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与宝贵启示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部署开展这项工作的初衷,就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全市广大干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真正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从试点情况看,这项工作不仅方向正确、措施得力,而且成效显著、影响深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深入一线,密切群干群关系。过去,一些工作惯于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材料,与群众之间仿佛隔着一层“玻璃门”。通过“走千家、入万户”活动,全市广大员干部特别是基层社 ……略…… 经验,是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
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的重大意义。这绝非一项权宜之计,而是一项事关长远的基础性、根本性工作。
首先,这是践行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的必然要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我们的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本质上就是一场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它要求我们的干部必须走出机关大院,深入田间地头、社区楼院,去倾听群众最真实的_,去感受群众最迫切的期盼。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真正理解“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才能在思想深处真正站稳人民立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
,这是夯实执政根基、提升治理效能的战略举措。国家治理体系的“大厦”要稳固,基层治理的“地基”必须牢靠。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和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基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当前,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正是夯实基层基础的迫切需要。通过这项工作,可以全面、动态、精准地掌握基层实情,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风险隐患,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同时,这也是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基层干部的“练兵场”。通过与群众打交道,解决复杂棘手问题,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突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锻造一支坚定、能力过硬、优良的基层干部队伍,从而全面提升基层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整个城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最后,这是传承优良传统、弘扬“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枫桥经验”的精髓,在于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进入新时代,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拓展。“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与“枫桥经验”的核心要义一脉相承,是其在新形势下的具体化、本地化。它强调变被动治理为主动预防,通过常态化的走访排查,提前介入、源头预防,最大限度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它强调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力求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实现矛盾的就地解决。它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凝聚起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在全市深入推进这项工作,就是要让“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的X大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三、聚焦关键,狠抓落实,奋力开创全市群众工作和基层治理新局面
总结试点经验、深化思想认识,最终要落脚到推动工作上来。下一步,要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走千家、入万户、访民情、解民忧”工作。各区县、各部门要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和民心工程,摆在突出位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务求实效。
第一,强化思想引领,在“用心”上下真功夫。要解决好“为何走”的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转变思想,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是一阵风、走过场,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制度性安排。要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能为了走访而走访,为了完成任务而填表格,把联系群众变成“纸上谈兵”。要带着深厚的群众感情去走访,真正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家事。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每一次敲门,都是一次责任的叩问;每一次握手,都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每一次记录,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只有用心,才能走进群众的心坎里;只有用情,才能换来群众的真感情。
第二,创新方式方法,在“用情”上见真章。要解决好“怎么走”的问题。走访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一是要优化走访队伍。关键是要选优配强社区干部队伍,在培养历练上花精力、下功夫。要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的系统培训,提升其政策解读、沟通协调、矛盾化解等专业能力。同时,要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在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有效提升社区干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持续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二是要优化走访方式。要根据不同_的特点,采取预约走访、集中座谈、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入户的成功率和交流的深入度。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发和完善“智慧社区”平台,实现线上诉求与线下走访的有机结合,让数据多跑路、干部少跑腿、群众更方便。三是要优化问题处置。对走访中收集到的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