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25-09-10 09:31:22 妙笔智库

  同志们,老师们:

在全区教育大会暨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区教育大会暨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共同回顾过去一段时期我区教育事业发展历程,表彰为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谋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在这美好的节日里,我代表,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今天受到表彰的优秀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_深刻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之大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近年来,全区上下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我们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我们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我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心血与汗水,饱含着社会各界的爱心与奉献。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教育发展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我区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开创我区教育事业新局面。下面,我讲五个方面的意见。

  一、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筑牢教育发展思想根基

  _强调:“ ……略……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要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建好用好“三通两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要健全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儿童、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_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二)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能。要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要注重因材施教,探索分层教学、走班制、导师制等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学需求。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智慧课堂、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要加强实验教学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

  (三)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人才观,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的片面倾向。要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重,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校园体育活动时间,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要加强和改进美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要重视劳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校园劳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的感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激发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_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有好的老师,才有好的教育。我们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一)严格准入制度,优化队伍结构。要完善教师招聘和引进办法,严把入口关,注重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事业。要继续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特别是针对音体美、科学、信息技术等紧缺学科教师,要创新招聘方式,拓宽引进渠道。要重视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优化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科结构。要继续面向全国选聘优秀教师和校长,提升队伍整体水平。

  (二)搭建成长平台,促进专业发展。要健全教师培训体系,落实五年一周期不少于360学时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组织教师参加高层次培训和国际交流,开阔视野。要深入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发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的示范引领作用,打造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要健全校本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反思教学实践,提升专业素养。要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和在职进修,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三)完善激励机制,增强职业吸引力。要健全教师工资保障长效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要完善绩效工资分配办法,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导向,向班主任、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要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改善乡村教师工作生活条件。要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改革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要关心教师身心健康,落实定期体检、休假等制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四、构建协同育人良好格局,优化教育发展生态环境

  _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同向发力。我们必须加快构建主导、学校主体、家庭尽责、社会支持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一)强化责任,提供坚实保障。要切实履行发展教育的主体责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在财政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教育,在公共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教育需要。要依法落实教育投入责任,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各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教育事情优先办理,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的理念,为教育发展开绿灯、办实事。要加强对学校工作的指导,把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

  (二)发挥学校主导,筑牢育人阵地。学校要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健全校长负责制,发挥组织核心作用,保障教职工民主参与和监督权利。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温馨和谐的育人环境。要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要健全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安全教育演练和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

  (三)动员社会参与,凝聚各方力量。要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鼓励社会力量通过多种形式参与举办教育、捐资助学、提供服务。要充分发挥各类文化场馆、实践基地、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的教育功能,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研学旅行、职业体验等创造条件。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教育改革发展的成就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营造尊师重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