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召开全区迎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工作动员会。乡村振兴,是立足新时代发展全局,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而这次实绩考核,既是对我们过往工作的一次全面“体检”,也是我们向更高目标迈进的重要契机。做好这次迎考工作,对于我们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推动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讲五个方面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领会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意义
(一)考核是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乡村振兴涉及产业、生态、文化、治理、生活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实绩考核通过科学、严谨的指标体系,对我们在各个领域的工作进行量化评估,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不足之处。从特色产业的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到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到乡村治理效能的稳步提高,再到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著提升,考核都能给出客观、全面的评价。通过考核,我们可以精准定位工作中的亮点与短板,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明确方向。比如,在考核产业发展时,如果发现某个镇的特色农产品虽然产量可观,但由于品牌建设滞后,市场知名度不高,销售价格不理想,这就提醒我们要加大品牌培育力度,提升产品附加值。
(二)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指挥棒”。考核指标就像是一份详细的工作指南,为我们设定了清晰的 ……略…… 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之风盛行等,不仅加重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乡村的文明风尚和和谐氛围。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文化活动形式单一,不能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不够,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面临失传的风险,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未能得到充分彰显。
三、聚焦重点,扎实做好迎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各项工作
(一)聚焦产业兴旺,增强乡村发展动力。一是壮大产业规模。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鼓励农业企业与农户签订订单,保障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同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乡村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基地,提升产业竞争力。二是延伸产业链条。加强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支持企业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降低农产品损耗,延长销售周期。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上行。三是推动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创意等产业,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一批集农业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特色小镇,丰富乡村产业业态,增加农民收入。例如,依托我区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开发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举办各类农事节庆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休闲度假。
(二)聚焦生态宜居,打造美丽乡村家园。一是加强垃圾治理。完善垃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建立长效保洁机制,确保村庄环境整洁。加大对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建设垃圾收集点、转运站,配备垃圾清运车辆和保洁人员。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引导村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惯。加强对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督考核,确保垃圾处理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污水处理。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根据不同村庄的实际情况,采用集中处理或分散处理的方式,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率。建设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设施,将农村生活污水纳入集中处理。对于偏远村庄,推广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实现污水就地处理。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管理,确保设施正常运行,污水达标排放。三是防治面源污染。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引导农民科学使用化肥、农药,鼓励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化肥、农药的行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三)聚焦乡风文明,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一是整治陈规陋。制定村规民约,明确婚丧嫁娶等事宜的标准和规范,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加强对陈规陋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道德讲堂、文化活动等形式,提高村民的思想认识,摒弃不良俗。发挥员干部的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引领文明新风尚。二是完善文化设施。加大对乡村文化设施的投入,建设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完善文化设施的配套设备,提高设施的利用率。加强对文化设施的管理维护,确保设施正常运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和运营,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是传承优秀文化。深入挖掘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一批文化传承人,保护和修缮传统村落、古建筑等文化遗产。举办各类民俗文化活动,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乡村文化品牌。
(四)聚焦治理有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是建强村级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提高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对村“两委”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业务能力。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村级组织的监督考核,确保村级组织依法履行职责。二是完善治理机制。完善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拓宽村民参与渠道,通过村民议事会、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让村民充分参与到乡村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中来。加强民主管理,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确保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对村级事务进行全程监督。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建立乡村治理信息平台,实现村务公开、矛盾纠纷调解、公共服务等功能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治理效率和精准度。整合各类信息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加强对乡村治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
四、强化保障,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工作领导小组,由我担任组长,区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和镇(街道)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各部门、各镇(街道)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专人负责,确保迎考工作有序推进。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将考核任务分解到具体部门和个人,层层压实责任。加强对迎考工作的统筹协调,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资金对乡村振兴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