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2025年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22 10:46:32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2025年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X省关于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分析研判我市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机遇,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全力推动我市低空经济产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是集航空制造、技术创新、多元应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形态。它不仅是国家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方向,更是我们X市优化产业结构、打造增长新引擎、开辟产业新赛道的关键抓手。刚才,市发展改革委、X航空学院等几个单位分别作了很好的发言,讲了工作思路和具体举措,我都赞同。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深刻把握发展低空经济的重大战略意义

  审时度势,方能行稳致远。当前,低空经济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风口,我们必须以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深刻认识其发展的必然性、紧迫性和可能性。

  首先,发展低空经济是顺应国家战略、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的必然选择。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低空经济已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竞相角逐的新领域。从国家层面看,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将其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加以部署。202x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工作报告,标志着其正式上升为国 ……略…… 件、关键原材料等领域存在薄弱环节;龙头领军企业不多,产业集聚效应和品牌影响力有待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仍需加强,颠覆性、原创性技术成果相对较少;应用场景有待进一步拓展,商业化运营模式尚在探索之中。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总的来看,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机遇大于挑战。我们必须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奋力在低空经济这条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二、明确目标,聚焦重点,全力开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新局面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引导、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场景牵引的原则,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努力把我市打造成为立足X省、辐射X地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新高地。根据研究制定的《X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27年底,全市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亿元,培育引进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和应用示范场景,基本形成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健全、应用服务场景丰富、安全监管措施有力的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五个新”集中发力,抓好五大重点行动:

  第一,聚焦“新基建”,筑牢产业发展新基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腾飞的“跑道”。我们要适度超前布局,加快构建融合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体系。一要织密物理设施网。要科学规划布局全市的通用机场、直升机起降点、无人机起降场等地面基础设施,形成覆盖城乡、按需建设、互联互通的地面保障网络。要支持X经济技术开发区、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重点园区率先建设高标准的垂直起降场坪,满足未来城市空中交通(UAM)的发展需求。二要建强数字空联网。要持续升级我市的低空飞行管理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整合通信、导航、监视、气象、_等多元信息,构建“一网统管”的数字化、智能化低空运行管理体系。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里的支持,参与低空智联网(CNS)建设试点,为大规模、高密度的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三要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要建好用好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优化飞行计划审批流程,提升空域资源利用效率,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飞行服务。

  第二,聚焦“新引擎”,培育科技创新新动能。创新是引领低空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加快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一要强化关键技术攻关。要围绕无人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重点领域,设立科技重大专项,集中资源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力争在飞控系统、动力系统、机载传感器、高能量密度电池等“卡脖子”技术上取得突破。二要构建协同创新体系。要充分发挥X航空学院等高校的科研优势,支持其建设低空经济研究院、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要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积极融入国家和全省的创新网络,主动承接重大科研项目,吸引更多高端创新资源在我市集聚。三要加大人才引育力度。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依托我市现有的“X英才”等人才政策体系,专门制定针对低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计划,在科研经费、安家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大力引进海内外顶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同时,要支持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大规模培养产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第三,聚焦“新赛道”,拓展多元应用新场景。应用场景是低空经济价值实现的关键。我们必须坚持以用兴业,大力拓展低空技术在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一要深化“低空+公共服务”。要推动无人机在应急救援、森林防火、警务安防、环保监测、国土测绘、城市管理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提升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水平。比如,在应急救援方面,要建立空地一体的应急指挥和救援体系;在城市管理方面,要利用无人机进行违建巡查、交通疏导、管网巡检,打造智慧城市“空中网格”。二要拓展“低空+农工商业”。在农业领域,要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播种无人机,助力智慧农业发展。在工业领域,要鼓励企业利用无人机进行电力巡线、油气管道巡检、大型设备检修,实现降本增效。在物流领域,要积极开辟无人机物流配送新航线,率先在山区、海岛以及城市内部开展试点,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三要培育“低空+文旅消费”。要充分利用我市的山水文旅资源,开发低空观光、飞行体验、航空运动等消费新产品。支持举办航空展览、飞行表演、无人机竞速赛等品牌活动,打造集观光、体育、娱乐于一体的低空旅游新业态,让市民和游客“想飞、能飞、飞得好”。

  第四,聚焦“新生态”,构建产业集群新格局。一个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