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内容概述
1.文化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统筹规划乡村文化设施网络,重点建设多功能文化服务中心、数字农家书屋等载体,补齐偏远地区设施短板;推动数字化技术(5G/云平台)与传统设施融合,提升服务可及性。
2.文化活动形式创新实践
挖掘本土民俗资源,融合传统节庆与现代元素(如“非 ……略…… 发展:开发农耕文化节、特色民宿体验等项目,联动农业与旅游;运用VR/AR技术打造数字文化产品;探索文化康养、研学教育等新业态。
二、重点成果
1.设施网络覆盖提升: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多功能文化服务阵地,偏远地区文化设施短板显著改善,数字服务惠及广泛群众。
2.品牌活动成效显著:打造系列民俗文化周、群众旅游节等品牌活动,村民参与积极性显著提升,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传播与产业联动。
3.人才梯队逐步健全:培育壮大本土文化骨干队伍,吸引专业人才下沉服务,村级文化团队活跃度持续增强。
4.产业融合初具规模:形成多条特色文化旅路线,文创产品开发取得突破,数字化非遗体验项目广受欢迎。
三、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资源分布不均:设立专项资金倾斜偏远村,推广流动文化服务车。
2.专业人才持续短缺:建立“县聘乡用”机制;与高校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3.社会参与度不足:搭建乡贤捐赠平台;推行“文化积分”奖励制度。
四、反思总结
当前工作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不足:
长效性待加强:部分活动依赖短期项目支撑,需健全可持续运营机制;
创新深度不足:文化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需强化地域特色挖掘;
主体作用未充分发挥:村民自主创造力未完全激活,需深化“群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或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