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_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成绩、分析形势、部署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合力,推动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成绩、认清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回顾创建历程,我们交出了一份亮点纷呈的答卷。一是坚持高位推动,构建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委、县政府将民族工作纳入全县发展总体布局,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年规划》,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创建机制。二是坚持宣传引领,营造了团结奋进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 ……略…… “党建+民族团结”双推进机制,将民族政策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学内容,实现乡镇统战委员专职化配备全覆盖。二是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导向,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通过实施“家门口”就业工程,建设民族地区标准化卫生室、双语幼儿园,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温度”与“质感”。三是始终把创新方法作为动力源泉,以改革思维破解难题、激发活力。如打造“云上民族村寨”数字化平台,开发AR民族服饰体验、VR非遗文化展示等模块,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新火花。这些经验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真正将“四个与共”理念融入血脉。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质增效
当前,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已进入深化拓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重点实施“三大工程”,推动创建工作从“数量领先”向“质量引领”转变。
(一)实施“凝心铸魂”工程,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是深化教育引导。将_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在中小学开设“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课程,利用“两微一端”推送“石榴籽故事”系列短视频,让“五个认同”深入人心。二是创新宣传载体。策划“民族团结微电影节”“非遗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打造一批沉浸式、体验式教育基地;选树“最美民族团结家庭”“民族团结先锋岗”等先进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三是强化文化浸润。挖掘整理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创作一批反映民族团结的文艺作品,如大型歌舞剧《同心共筑中国梦》;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促进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欣赏、相互借鉴。
(二)实施“富民强基”工程,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一是加快产业发展。立足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计划,重点扶持中药材种植、民族手工艺、生态旅游等项目;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更多群众嵌入产业链。二是推进乡村振兴。统筹用好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实施道路拓宽、污水处理、数字乡村等工程,年内完成XX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年内培训少数民族群众XX人次,实现转移就业XX人。三是促进区域协作。建立“飞地经济”园区,推动发达地区与民族乡镇结对共建,通过产业转移、劳务协作等方式,缩小发展差距。
(三)实施“三交促融”工程,构建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一是打造互嵌式社区。在易地搬迁安置点、城市社区规划建设“民族之家”,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帮扶等服务;开展“结对子”“手拉手”活动,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举办“民族团结杯”体育赛事、青少年夏令营等活动,创造各族群众跨区域流动机会;支持企业招聘时向少数民族群众倾斜,营造包容多元的就业环境。三是加强法治保障。将民族政策法规纳入“八五”普法内容,依法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利用民族z-教问题制造矛盾的违法行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强化保障、狠抓落实,确保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实效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强化组织保障、机制保障、作风保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工作从“纸面”落到“地面”。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链”。各级党委(党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创建工作纳入“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部门综合协调、各部门协同配合”的领导_。主要领导要带头研究部署重点任务,每季度至少听取一次专题汇报,分管领导要深入基层一线督导检查,推动工作落实。要完善“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机制,将创建任务细化为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统战、民族工作部门要发挥“参谋部”“协调部”作用,建立定期调度、信息通报、风险预警制度,对工作滞后地区开展“一对一”帮扶。各成员单位要打破部门壁垒,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上向民族地区倾斜,形成“千斤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镇党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