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关于以“三不”机制整治问题的调研报告

2025-05-23 13:41:09 妙笔智库

   _总书记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治理基层“微腐败”已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工作重点。作为国有企业更应将治理“微腐败”作为重点,融洽干群关系,促进更好发展。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对基层存在的“微腐败”现象进行追本溯源,提高监督治理效能,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以及树立党的良好形象,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执行制度、岗位用权、工作作风等四个方面的表现,采用明察暗访、专项督导、执纪审查和廉洁体检等四种方式,深入机关科室和基层区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基层存在问题的症结,明确整改建议和实施策略,创新提出了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三不”机制治理基层“微腐 ……略…… 四)惩治的力度不够大,存在侥幸冒险心理。对发现的个别区队克扣职工奖金、私设“小金库”等行为,没有一追到底,一查到底。导致基层干部存在侥幸冒险心理,没有了底线,触碰了红线。

  三、整改建议和策略

  基层“微腐败”是各种不良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既有个人因素,也有环境、制度等方面因素,这决定了基层“微腐败”仅靠一种措施难以取得根本成效,需要多管齐下、综合治理。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够深化标本兼治,体现了我们党在推进反腐败斗争上的系统性思维、战略性安排。

  (一)执纪审查不手软,力争实现“不敢腐”。始终保持零容忍震慑不变、高压惩治力量常在,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围绕选人用人、物资采购、大额资金支出、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问题,坚持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特别是对明知故犯不收敛不收手的,从严从快核查,依规依纪处理,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纵深推进。一是紧盯重点领域。紧盯重要节点、薄弱环节和“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加大对违反_精神问题的查处力度,严防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制定《2025年专项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聚焦“微腐败”问题,违规兼职取酬、超标准接待、公款消费、关联交易、“靠企吃企”等方面,组织好专项监督检查。二是紧盯重要节点。紧盯节假日节点,坚决查处违规配备、使用公车,用公款互相宴请,赠送节礼,违规职务消费,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违规吃请和醉驾酒驾行为,变相公款旅游等问题,坚决刹住利用婚丧喜庆、乔迁履新、子女升学等名义,收受下属以及有利害关系单位和个人的礼金行为,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三是拓展“多元化”监督。完善干部监督信息沟通机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利用“码上”举报、举报电话,举报信箱、调查问卷等方式,多渠道收集职工对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意见建议,有效构建监督合力。深化“5+1”全面监督体系建设,构建内部大监督格局,整合各类监督资源,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努力在监督上精准发力、实现突破,不断提升监督效能。

  (二)监督_不放松,力争实现“不能腐”。始终坚守政治定位,立足职责使命,以精准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上级及公司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一是聚焦任务落实强化监督。紧扣X各项工作部署,围绕“X”发展思路、“XX”工作举措靶向监督,持续加强监督检查,创新开展“政治扫描”,督促推动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以“关键少数”为着力点,落实纪委书记同单位负责人“谈话”机制,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推动“关键少数”严于律己,严负其责。二是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在用好谈话提醒、批评教育“第一种形态”上下更大功夫,对党员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对纪律规矩不敬畏、不在乎、顶风违纪的,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使问责工作既起到警示作用,又唤醒责任意识。三是坚持关口前移防微杜渐。紧盯“一把手”、班子成员以及重点岗位人员,通过日常检查、谈心谈话、述职述廉报告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动态,对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党员干部早提醒、早打招呼,对存有侥幸心理、思想漂浮和工作履职不力的现象,开展约谈提醒,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持续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大对党员干部家庭状况、收入来源、财产支配等情况的监督力度,引导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

  (三)反腐倡廉教育不断线,力争实现“不想腐”。准确把握新时代廉洁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实践要求,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