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6-19 14:22:06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总结我市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的成效与经验,全面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进一步凝聚共识、强化举措,全力推动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市项目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自然资源要素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的全体工作人员,各县(区)、开发区、新区分管自然资源工作的领导,以及相关部门和重点企业的代表。刚才,区、开发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局、市林业局科室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既总结了成绩,也指出了问题,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工作成绩,坚定做好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的信心

  近年来,我市在推进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创新之路。自去年1月3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林业局印发《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以来 ……略…… 题。

  一是指标争取和统筹调配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在林地和用地指标争取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重大项目不断落地,对资源要素的需求持续增长,指标供需矛盾依然突出。部分区域在指标分配上不够科学合理,存在指标闲置与项目急需指标的矛盾现象。例如,X县部分区域由于前期规划不够精准,导致一些已批准的指标未能及时有效利用,而与此同时,其他重点项目却因缺乏指标无法按时开工建设。

  二是审批流程还存在优化空间。尽管“五个一”工作机制已经显著提高了审批效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环节不够顺畅的问题。比如,在材料审核环节,部分审批人员对融合保障的相关政策理解不够深入,导致一些非关键材料的审核标准不够统一,影响了整体审批进度。同时,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还不够紧密,在数据共享、信息沟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尚未完全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

  三是基层工作人员专业能力不足。随着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的不断推进,对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基层自然资源和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融合保障的新政策、新流程掌握不够熟练,在项目申报、材料组卷等环节容易出现错误,导致项目审批时间延长。例如,在一些乡镇,由于工作人员对节约集约用林用地制度理解不透彻,在项目规划阶段未能充分考虑用地用林的合理性和节约性,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四是服务企业的意识和水平还需提升。在开展“企业面谈请进来、上门问需走出去”等活动过程中,虽然解决了部分企业的难题,但仍有一些企业反映,在项目前期咨询、政策解读等方面,相关部门的服务不够主动、细致。部分企业对用林用地融合保障的政策和流程了解不全面,导致在项目申报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影响了项目的推进速度。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动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深化机制创新,提升融合保障效能

  一是进一步优化“五个一”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一个系统”数据预审功能,加强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对接和共享,实现数据的实时更新和精准分析,为项目审批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优化“一个窗口”受理流程,制定详细的受理指南和操作规范,明确各类项目的受理条件和所需材料,减少企业因材料不齐或不符合要求而反复提交的情况。深化“一套流程”并联办理,梳理各环节的审批要点和时间节点,建立审批进度跟踪和预警机制,确保各个环节高效衔接、按时完成。

  二是探索建立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和行政壁垒,加强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林业局与发改、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多部门的问题。例如,在项目前期规划阶段,多部门联合开展现场勘查和论证,共同确定项目的用林用地规模和布局,避免因部门意见不一致而导致项目方案反复修改。

  三是推进“用地用林一件事”改革。按照“一件事一次办”的理念,进一步整合用林用地审批事项,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将项目立项、方案设计、选址等材料进行整合,实现一套材料用于用林和用地报批。同时,探索推行线上审批模式,开发建设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审批服务平台,实现项目申报、材料提交、审批进度查询等功能一网通办,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

  (二)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用林用地融合保障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落实。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融合保障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将工作任务分解到具体岗位和个人,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对工作推进不力、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严肃问责。

  二是加大培训力度,提升队伍素质。定期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