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工作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各项要求,部署我市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切实回应民营企业发展关切,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区主要负责同志、市级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民营企业代表以及商协会负责人。刚才,X、市发改委、市金融监管局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提出的思路和举措贴合实际、针对性强,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贯彻实施促进法的重大意义
(一)从经济发展全局看,贯彻促进法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营经济是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市民营经营主体累计数占全市95%以上,民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375家,同比增长11.07%。今年一季度,我市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211.75亿元,同比增长9.2%,对全市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7.1%;民间投资总量208.08亿元,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为71%。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民营经济已成为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略…… 清单制度,对清单之外的行业、领域、业务,一律不得设置限制民营企业进入的门槛。2025年年底前,完成全市市场准入隐性壁垒专项清理,建立“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机制。以行业为例,过去因审批流程复杂,民营企业进入该领域平均需要个工作日,通过简化审批环节,目前已缩短至个工作日,今年以来已有家民营企业顺利进入该行业。
二是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动态评估机制,每季度对现行政策措施进行审查,防止出台排除、限制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规定。市市场监管局已牵头开展专项行动,2025年一季度共审查政策文件份,修改完善份,废止份,有效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三是完善招标投标和采购公平竞争机制,严禁以注册资本金、业绩规模等不合理条件对民营企业设置壁垒。如市工程招标中,过去要求投标人注册资本不低于亿元,经整改后取消该限制,今年月该工程由家民营企业联合中标,节省成本X%。
通过以上措施,确保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招标投标、采购等方面与其他市场主体享有平等权利,2025年实现全市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进一步减少,满意度较202x年提升X个百分点。
(二)强化要素保障,破解民营企业发展瓶颈问题
要素保障不足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难题,我市将从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综合施策,为民营企业提供坚实支撑。在金融支持方面,持续扩容政银企合作平台,目前已覆盖六大领域,截至2025年一季度,全市2.16万余家企业获授信1104.14亿元,2.15万余家企业获贷款854.75亿元。下一步,要重点推广区“普惠金融服务站”经验,在个乡镇(街道)设立服务站点,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同时,扩大“苏微贷”“镇科贷”等产品覆盖面,2025年力争为家科技型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亿元以上。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我市将实施“民营经济人才专项计划”,每年组织场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基地个,2025年为民营企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万名。市集团通过与高校合作,建立“订单式”培养模式,202x年以来已培养技术骨干名,有效缓解了用工难题。在土地要素保障上,对纳入民间投资重点项目清单的企业,优先保障用地指标,2025年计划安排亩工业用地专项指标用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确保重点项目落地率达X%以上。
,针对民营企业反映的“用电用水保障不稳定”问题,市工信局已牵头建立“重点民营企业要素保障绿色通道”,2025年一季度为家企业协调解决用电缺口万千瓦时、用水缺口X万吨,保障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三、创新服务机制,提升助企惠企工作实效
(一)深化“惠企‘镇’行”活动,提供精准化服务
我市连续三年开展“惠企‘镇’行”服务企业专项行动,2025年一季度,3家牵头部门联动20多家参与部门,通过上门走访、现场办公等形式,服务各类企业200余家(次),解决问题个。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分行业、分领域开展“订单式”服务,组建由发改、工信、科技等部门参与的个行业服务专班,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制定服务清单。如针对行业企业反映的“环保审批流程复杂”问题,服务专班已优化流程,将审批时间从个工作日压缩至个工作日,惠及企业家。
二是建立“企业问题闭环管理”机制,对收集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限期办结、回访评价”,2025年力争问题解决率达X%以上。区试点该机制以来,已解决企业问题个,回访满意度达X%。三是扩容涉企行政检查“白名单”制度,对信用良好的企业减少检查频次,2025年实现“白名单”企业占比达X%,让合规企业“无事不扰”。市生态环境局对“白名单”企业实行“非现场监管”为主的检查方式,2025年一季度减少现场检查次,为企业节省时间个工作日。
(二)推广“综合查一次”机制,减轻企业检查负担
针对企业反映的“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痛点,我市通过“综合查一次”“触发式监管”等6项创新举措,已取得初步成效。市市场监管局、生态环境局、税务局联合对区行业家企业开展“综合查一次”,原本需要个部门分别检查次,现在仅用天完成全部检查,为企业节省时间个工作日,减少资料重复提交X份。下一步,要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这一经验:
一是建立“涉企检查频次上限”制度,根据企业信用等级、行业风险等因素,分类设定检查上限,如A类守信企业每年不超过次,B类企业不超过次,2025年实现全市涉企检查频次较202x年降低X%。二是搭建“跨部门检查协同平台”,各部门每月录入检查计划,系统自动筛查重复检查事项,2025年一季度已合并检查任务项,减少重复检查次。三是推行“检查结果互认”机制,同一季度内不同部门对同一企业的同类检查结果相互认可,避免重复检查。县试点该机制后,企业接受检查次数同比减少%,满意度提升X个百分点。
四、强化责任落实,确保促进法落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