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招投标领域腐败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整治重点领域腐败问题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招投标领域腐败治理工作阶段性成效,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方向和重点任务,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持续深化招投标领域腐败治理,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分管领导、监委主要负责同志,市发改委、住建局、交通局等招投标监管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等。刚才,X县监委、X区住建局和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部门作了汇报发言,系统梳理了工作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下一步计划,内容详实、措施具体,我都予以肯定,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切实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工作成效,坚定招投标领域腐败治理信心
(一)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规范公职人员履职行为
我市始终将制度建设作为招投标领域腐败治理的重要抓手,制定并实施公职人员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十要十不准”清单,通过正面清单明确“安全区”、负面清单划出“高压线”,为公职人员参与招投标活动划定了清晰的行为边界。自清单实施以来,全市公职人员在招投标领域的违 ……略…… 。202x年,全市共立案查处招投标领域腐败案件56起,纪处分42人,移送司法机关15人,涉案金额累计达1.2亿元。,我市创新建立公安“1+1”协同作战机制,对重大招投标项目开展全链条调查,成功突破多起复杂的经济犯罪与腐败交织案件,有效斩断了伸向招投标领域的“黑手”。
二、认清存在问题,直面招投标领域治理难点
(一)隐性违规行为依然存在,监管难度较大
尽管我市在招投标领域腐败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部分违规行为更加隐蔽化、复杂化。一些招标人通过“化整为零”拆分项目、设置倾向性评分标准等方式,规避公开招标;投标人则采用“陪标”“挂靠资质”等手段,谋取中标机会。例如,在X县某小型工程项目招标中,多家企业表面上独立参与投标,但实际受同一控制人操纵,通过轮流中标、利益分配的方式,形成围标串标“潜规则”。此类行为隐蔽性强,监管部门难以在招投标过程中及时发现,给监督工作带来巨大挑战。
,部分公职人员利用职务便利,以“打擦边球”的方式干预招投标活动。如通过暗示、授意等间接方式为特定企业提供便利,或者利用亲属、朋友等关系进行“曲线操作”,使得违规行为难以界定和查处。据统计,202x年全市因隐性违规行为引发的招投标投诉举报案件达135起,较上年增长22%,反映出监管工作仍存在漏洞。
(二)部门协同不够高效,存在监管空白
招投标领域涉及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多个部门,监管职责分散,在实际工作中,部门间协同联动不足,存在“各自为政”现象。在X市某跨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招投标监管中,因涉及多个部门职能交叉,导致在资质审查、评标监督等环节出现推诿扯皮情况,影响了项目推进效率,也给违规操作留下了空间。
同时,招投标市场链条长、环节多,从项目立项、招标公告发布到开标、评标、定标,再到合同履行、项目验收,任何一个环节监管不到位,都可能滋生腐败问题。目前,我市在招投标后续监管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对中标企业履约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导致部分企业中标后擅自变更项目负责人、转包分包等问题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2x年全市因中标企业履约不力引发的纠纷案件达89起,涉及金额3500余万元,暴露出监管体系的不健全。
(三)长效治理机制待完善,制度执行不到位
虽然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招投标领域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单位存在打折扣、搞变通现象。一些单位对纪检监察建议书重视程度不足,整改落实流于形式。例如,市监委针对苍南县国投集团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工程项目问题,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后,该集团在整改过程中仅对表面问题进行处理,未从制度层面深入剖析原因、完善机制,导致类似问题发生。
,招投标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对违规企业和个人的联合惩戒力度不足。目前,我市尚未建立统一的招投标信用信息平台,各部门间信用信息共享不畅,对有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不良行为的企业和个人,缺乏有效的跨部门、跨领域惩戒措施,使得违规成本较低,难以形成有效震慑。据调查,202x年有12家存在不良记录的企业仍参与了我市招投标活动,反映出信用监管的缺失。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深化招投标领域治理工作
(一)强化制度创新,扎紧权力运行笼子
一是完善招投标管理制度。结合我市实际,进一步修订完善《X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细化招投标各环节操作规范,明确招标人、投标人、评标专家等各方主体责任。针对隐性违规行为,制定《招投标领域隐性违规行为认定及处理办法》,统一认定标准和处理流程,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制度执行监督。建立招投标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机制,定期对各县(区)、各部门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执行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问责。同时,鼓励社会公众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设立举报奖励基金,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制度执行的良好氛围。
三是推进招投标数字化改革。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招投标电子交易平台,实现招标公告发布、招标文件下载、投标、开标、评标等全流程电子化,减少人为干预。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对招投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例如,通过对投标报价、投标文件相似度等数据的智能分析,自动预警围标串标线索,提升监管智能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电子化招投标率达到100%。
(二)深化协同监督,提升监管整体效能
一是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建立由市监委牵头,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参与的招投标领域联合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跨部门、跨领域的监管难题。明确各部门监管职责,制定《招投标领域部门监管责任清单》,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在重大招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