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全面总结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成效,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202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重点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夯实农业基础、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分管领导,各县(区、市)主要负责人、分管农业农村工作负责人,市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乡镇代表和农业企业代表。刚才,X县、X区和市农业农村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很全面、很透彻,提出的工作思路和推进措施切实可行,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需要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是国j-a全的重要基础。_多次强调,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粮食安全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 ……略……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硬件工程”,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对于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质增效
(一)聚焦规模目标,确保建设任务高质量完成
2025年,我市计划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万亩以上,新增划定粮功区储备区8.22万亩。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各县(区、市)要对照目标,细化分解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和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当地实际,科学合理确定建设区域和建设内容,避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要注重与土地整治、水利建设、生态保护等规划相衔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严格按照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以X县正在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为例,该项目涉及9个村,计划投入1600多万元,通过建设沟渠路及泵站、水闸等一批农田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135亩。在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对农田进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配套建设灌溉排水设施和田间道路,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够达到“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二)聚焦质量目标,全面提升农田综合生产能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是核心。要把提升耕地质量作为重点,加大土壤改良力度,通过增施有机肥、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灌溉排水系统,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X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采用了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安装滴灌、喷灌设备,实现了精准灌溉,与传统灌溉方式相比,节水率达到40%以上,同时还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要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推广适合我市农业生产特点的先进适用农机具,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到2025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区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切实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三)聚焦管理目标,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不仅要重建设,更要重管理。要建立健全“建、管、护”一体化机制,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责任和管护标准,确保建成的高标准农田长期发挥效益。202x年,我市创新管护模式,将高标准农田工程项目因灾或损毁纳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市级财政补贴险种目录,完成承保面积40万亩,保额12亿元,保费支出1800万元,为高标准农田管护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县(区、市)要学借鉴这一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多元化的管护方式。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等方式,提高管护专业化水平;也可以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管护,建立奖励机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要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农田设施损坏、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确保高标准农田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
三、强化工作举措,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区、市)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市农业农村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自然资源部门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用地保障;水利、林业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开展督查考核,对工作推进不力、任务完成不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二)加大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高标准农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确保资金保障到位。一方面,要积极争取和省级财政资金支持,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和社会资本合作(PPP)、发行专项债券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适合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产品。,要整合各类涉农资金,统筹安排使用,提高资金使用的集中度和整体效益。在X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中,通过整合财政资金、社会资本和金融贷款,多渠道筹集资金,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各县(区、市)要学借鉴这一做法,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
(三)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建设水平
科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农技推广部门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