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县新增耕地管护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7-01 16:03:40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新增耕地管护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总结我县在新增耕地管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特别是“国有林场+”创新模式的实践成果,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举措,持续提升新增耕地管护水平,为落实“藏粮于地”战略、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相关领导,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等部门负责人,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国有林场代表以及部分村集体、农户代表。刚才,县自然资源局对我县新增耕地管护工作情况作了汇报发言,大历镇、县国有林场等单位也分享了经验做法,讲得都很全面、很具体,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县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新增耕地管护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新增耕地管护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_多次强调,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近年来,我国粮食需求持续增长,而耕地资源却面临着开发强度大、后备资源不足等问题。我县作为农业大县,肩负着保障区域粮食 ……略…… 成了协同高效的管护格局。在组织领导上,成立补充耕地项目后期管护领导小组,县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统筹自然资源、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力量,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到后期管护,进行全流程科学谋划。在运营模式上,委托县国有林场统一运营全县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的后期管护工作。县国有林场发挥自身在经营管理、人员调配、种植生产等方面的优势,组建8个基层场共24支劳务作业队伍,会同当地村民组成超1200人的管护团队,实现了“统一管、专业管、长效管”。例如,大历国有林场负责大历镇729余亩新增耕地的管护工作,通过合理调配人员和资源,确保了耕地的有效耕种和管理,该模式也得到了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的肯定与推广。

  (二)强化保障,打造全方位服务支持网络

  为保障新增耕地管护工作顺利开展,我县构建了全方位的服务支持体系。在技术保障方面,精准对接福建农林大学、省农科院等专家团队,邀请专家开展农业种植、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专题培训。202x年5月,邀请福建农林大学章清杞博士等4位专家到顺昌开展培训,300多人次参加,为提升管护技术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在资金保障上,按年度拨付新增耕地后期管护经费及补助资金1200万元,设立20xx万元耕地综合基金,其每年60余万元的收益用于耕地管护、修复及耕作补贴。同时,在全省率先引入自然灾害损毁风险补偿保险机制,为项目新增耕地投保151万元(投保期限10年),单亩耕地最高赔付额可达5000元,并探索投保野生动物致害险,降低了管护风险。,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按照“一地一档”建立管护及巡查台账,实现了对新增耕地种植全环节的精准把控。

  (三)多方共赢,激发耕地管护内生动力

  “国有林场+”模式推动了“、国有林场、村民”多方参与,实现了互利共赢。对于国有林场而言,承接新增耕地后期管护工作,拓展了业务领域,由单一林业管理向多元化生态服务业务转变。经测算,承包期内预计可增加经营收入3600余万元,每年利润可达102万元,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对村民来说,通过组建“林场+村集体+农户”联合管护团队,吸纳大量农民参与日常维护,45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增收。以大历镇为例,当地村民通过参与管护工作,不仅增加了收入,还提升了农业种植技能。对于来说,该模式有效解决了新增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难题,连续24年实现全县耕地“占补平衡”,为落实耕地保护政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真正实现了多方利益的有机统一。

  三、正视存在问题,准确把握管护工作面临的挑战

  (一)管护基础条件仍需改善

  尽管我县在新增耕地管护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部分新增耕地的基础条件依然较差。一些耕地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导致农业生产资料运输成本高,机械化作业难以开展。例如,镇村的部分新增耕地,距离主干道较远,修建田间道路成本高,农资运输只能依靠小型车辆甚至人力,极大地影响了耕种效率。,部分耕地土壤肥力不足,需要长期进行土壤改良,而当前的改良措施效果不够显著,土壤改良周期长、成本高,给管护工作带来较大压力。

  (二)管护队伍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虽然我县组建了规模较大的管护团队,但整体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村民参与管护工作主要依靠传统经验,缺乏现代农业种植、管理技术知识。在面对新型病虫害防治、先进种植技术应用等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例如,在X乡的新增耕地中,曾出现一种新型水稻病虫害,由于管护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和应对经验,导致部分水稻受灾减产。同时,国有林场的部分工作人员在农业领域的专业知识也相对薄弱,在统筹协调农业生产、指导农户种植等方面能力不足,制约了管护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长效机制建设还需加强

  目前,我县新增耕地管护的长效机制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在考核监督方面,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考核指标不够细化,监督力度不够,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难以全面准确地评价管护工作成效。在利益联结机制上,虽然实现了多方共赢,但利益分配方式还不够科学合理,部分村集体和农户认为自身在管护工作中的收益与付出不匹配,影响了其参与积极性。,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土地流转纠纷、市场波动对种植收益的影响等,现有机制应对这些风险的能力不足。

  四、明确目标任务,全力推动新增耕地管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管护基础

  一是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计划投入资金万元,在未来两年内,对全县新增耕地的灌溉渠道、排水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