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我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扎实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我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水平。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编办全体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相关负责人、县直各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和业务人员。刚才,X部门、X镇等单位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好,对工作开展情况的分析深入透彻,提出的经验做法和下一步计划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认真学借鉴,将各项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是机构编制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事业单位合法权益、规范事业单位运行、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家层面来看,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是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不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旨在优化 ……略…… 与网上自学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多次专题学活动,系统学了《中国机构编制工作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文件。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集中学场次,培训人员达人次,培养出了一支政策熟悉、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勇于担当的高素质队伍。同时,充分利用QQ、微信等工作群,广泛向事业单位业务人员及法定代表人推广宣传政策法规,累计推送学资料余份,覆盖全县个事业单位,极大地提升了各单位办事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在镇组织的一次业务知识测试中,通过前期的学宣传,事业单位业务人员的平均成绩从之前的分提高到了X分,效果十分显著。
在履职服务方面,以“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为目标,构建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理模式,大力优化登记流程。对事业单位法人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证书补领、年度报告公示等相关事项,进一步简化程序,落实责任,压缩时限。实行“受理、审查、核准”三级审查制度,对条件符合、资料齐全的申请,做到即时受理、即时办结。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登记业务件,平均办结时限由原来的个工作日缩短至X个工作日,办事效率大幅提升。同时,制作了详细的事业单位登记业务操作指南,明确业务办理流程、材料填报规范等事项,并传至工作交流群供学,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局在办理法人变更登记时,由于提前学了操作指南,准备材料齐全,仅用个小时就完成了全部手续,得到了办事人员的高度赞扬。
在日常监管方面,扎实做好“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下发了专门的抽查通知,明确抽查对象、时间、内容等事项,采取单位自查、书面审查、实地核查和网l监测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事业单位履职情况。今年共开展抽查次,抽查事业单位家,对发现的个问题,现场指导整改个,限期整改个,目前已全部完成整改。在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工作中,早安排、早部署、严审核,对提交的年度报告书及相关材料,重点审核年度报告内容、业务开展情况等,确保公示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同时,对比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系统和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全面梳理应变更未变更、应注销未及时注销的事业单位,建立了详细的台账,已完成家单位的整改销号工作,进一步规范了登记管理工作。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部分单位对登记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存在被动应付的现象;个别单位登记事项变更不及时,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监管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对一些问题的整改跟踪力度不够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强化工作举措,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水平
(一)持续加强理论学,打造高素质工作队伍
一是丰富学形式,提升学效果。在坚持集中学和网上自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学方式。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讲座,解读最新的政策法规和行业动态;组织开展业务知识竞赛、案例分析研讨等活动,激发工作人员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计划每季度开展一次业务知识竞赛,通过以赛促学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加强培训指导,提高业务能力。针对事业单位业务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机制。每年至少组织次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不仅包括政策法规,还涵盖实际操作流程、常见问题解决等方面。同时,建立一对一的帮扶指导机制,由县委编办业务骨干对新入职的业务人员进行跟踪指导,确保其尽快熟悉业务工作。例如,在街道新入职的业务人员培训中,通过一对一指导,该人员在X周内就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登记业务办理。
(二)深化服务意识,优化登记管理流程
一是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对现有登记管理流程进行再梳理、再优化,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材料。探索推行“容缺受理”机制,对于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报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有欠缺的登记申请,在申请人作出相应承诺后,先予受理和办理,待申请人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材料后,再出具相关登记证明。二是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与其他相关部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逐步推行电子证照应用,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提高办事的便捷性和效率。力争在X年内,实现事业单位登记业务全程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例如,县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登记业务网上办理后,群众办事的跑腿次数减少了%,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加大监管力度,确保登记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