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发电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总结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本次竞赛的经验与成果,表彰在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单位和个人,分析当前发电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提升职工职业技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总工会相关领导、各发电企业负责人、参赛选手代表以及竞赛组委会成员。刚才,竞赛组委会对本次竞赛的组织情况、竞赛成绩进行了汇报,获奖单位和选手代表也作了精彩发言,讲得都很好,内容详实、经验宝贵,我完全赞同,希望各单位、各部门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我市发电行业工作实际,我讲几点意见。
一、总结竞赛成果,充分肯定发电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
(一)竞赛规模与组织水平创历史新高
本次发电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由市总工会主办、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协办,得到了全市发电企业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从参赛规模来看,共有5家发电企业的140余名选手报名参赛,经过初赛的严格选拔,50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为确保竞赛 ……略…… 工在观摩竞赛后,主动报名参加了高级技师培训课程,并在三个月内通过了技能等级考试,实现了自身技能水平的快速提升。
二、认清形势挑战,深刻把握发电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重要性
(一)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和电力行业技术革新的加速推进,我市发电行业正面临着从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型、从常规机组向智能机组升级的关键阶段。以新能源发电为例,近年来,我市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25%,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30%,新型能源发电技术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与传统火电存在显著差异。智能电网建设方面,我市已建成智能变电站15座,智能电表覆盖率达到95%,需要大量掌握智能设备运维、数据分析等技能的专业人才。据行业预测,未来五年,我市发电行业对新能源技术、智能运维等领域的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将达到20xx人以上。如果不能及时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将严重制约我市发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二)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存在薄弱环节
尽管我市发电行业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从人才结构来看,高技能人才占比偏低,全市发电行业高级技师仅占技能人才总数的8%,与发达地区15%的比例存在较大差距。年龄结构方面,45岁以上技能人才占比达到40%,而30岁以下青年技能人才仅占25%,存在人才断层隐患。从企业层面看,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培训投入不足,近三年来,有3家发电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占工资总额比例低于1.5%,无法满足职工技能提升需求。,技能人才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影响了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和积极性。
(三)技能人才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发电行业作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2x年实现工业总产值X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在保障能源供应、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技能人才是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的直接推动者。例如,X发电企业通过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展技术攻关项目20余项,每年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500余万元;鹤淇发电的技术骨干团队研发的锅炉燃烧优化技术,使机组发电煤耗降低了8克/千瓦时,年节约标煤1.2万吨。实践证明,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才能确保发电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因此,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我市发电行业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明确目标任务,全面推进发电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是加强校企合作。推动发电企业与X职业技术学院、X电力学校等院校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建“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力争在未来三年内,新增校企合作培养项目10个,每年为企业定向输送技能人才300名。二是加大企业内部培训力度。各发电企业要制定年度技能培训计划,将培训经费占工资总额比例提高至2.5%以上,重点加强新能源技术、智能运维等新兴领域的培训课程开发。例如,针对风电运维技能需求,开发包含风机安装调试、故障诊断等内容的专项培训课程。三是建立技能人才导师制。选拔企业内经验丰富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导师,与青年职工签订师徒协议,通过“传、帮、带”,促进青年技能人才快速成长。每年评选出10对优秀师徒进行表彰奖励。
(二)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
一是改革技能人才评价标准。打破唯学历、唯资历的评价方式,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工作业绩为重点、职业道德为基础的综合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中,实操技能占比不低于60%,增加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技术创新成果等考核指标。二是推行多元化评价方式。除传统的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外,引入业绩评审、现场答辩、技能展示等方式,对技能人才进行全面评价。对于在技术革新、重大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技能人才,可破格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