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全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发展推进会议讲话

2025-07-28 10:42:36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发展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部署,总结我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推动全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相关领导,各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绿色循环建材企业代表。刚才,X县、X和市工信局、沧州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既总结了成功经验,也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下一步计划,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准确把握我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高度重视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加大了资金投入和项目引进力度,全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审视、精准把握。

  一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经济效益初步显现。从全市范围来看,绿色循环建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逐步形成一定的产业基础。以沧州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黄骅市绿色循环建材综合加工基地项目为例,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达4亿元,年纳税预计达到40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目前,该项目沥青混凝土生产车间、水泥稳碎石生产车间、水泥混凝土生产车间、标准化桥梁生产车间以及建筑垃圾破碎车间均已建成投产,综合办公楼已投入使用,质检实验楼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施工进度达到预期,预计明年7月整个项目将完成全部施工作业。除此之外,X县的绿色墙体材料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3.5亿元,设计年产新型墙体材料30万立方米,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8亿元,年纳税22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的80%,预计明年3月可投入生产。X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总投资2亿元,年处理建筑垃圾100万吨,可生产再生骨料80万吨,年销售收入1.5亿元,年纳税12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项目自今年3月投产以来,已处理建筑垃圾30万吨,生产再生骨料24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500万元,纳税360万元。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有绿色循环建材企业52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3家;总资产达86亿元,同比增长 ……略…… 。五是标准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还缺乏统一的产品标准、检测标准和评价标准,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提高站位,深化认识,深刻理解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的重大意义

  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是践行_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对于实现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是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当前,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目标。建筑行业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据统计,我国建筑行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30%以上,碳排放占全国总碳排放的20%以上。绿色循环建材具有节能、减排、环保等特点,使用绿色循环建材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行业的能耗和碳排放。例如,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代替传统的黏土砖,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耗30%以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以上;使用再生骨料生产混凝土,可减少天然砂石的开采,每利用1吨再生骨料,可节约天然资源1.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5吨。我市作为工业大市,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每年新增建筑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推广使用绿色循环建材,对于降低我市建筑行业的能耗和碳排放,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是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必然选择。绿色循环建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等特点。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促进我市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国家对绿色建筑的大力推广,绿色循环建材的市场需求将不断扩大。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绿色建材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10%。我市抓住这一机遇,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可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三是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手段。我市是资源型城市,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一方面,我市每年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据统计,全市每年产生建筑垃圾约500万吨,工业废渣约800万吨,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堆放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我市建筑材料生产所需的天然砂石、黏土等资源日益短缺,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可以实现对建筑垃圾、工业废渣等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沧州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黄骅市绿色循环建材综合加工基地项目,通过对建筑垃圾的破碎、筛分等处理,可将其转化为再生骨料用于生产混凝土、水稳等建材产品,每年可消纳建筑垃圾50万吨以上,节约天然砂石资源60万吨以上。这不仅可以缓解我市资源环境约束,还可以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四是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是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绿色循环建材具有强度高、耐久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使用绿色循环建材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例如,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耐久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使用防火保温材料可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同时,绿色循环建材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环保标准,_物质含量低,使用绿色循环建材可以改善室内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我市发生了几起建筑工程质量事故,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发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推广使用优质的绿色循环建材,可以从源头上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推动绿色循环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当前我市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下一步我们要聚焦重点领域,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全面推动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培育壮大产业规模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载体,没有项目的支撑,产业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我们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加大项目引进和建设力度,培育壮大产业规模。

  一是全力以赴抓好在建项目建设。要建立在建项目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加强对项目建设的跟踪服务和协调调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资金短缺、手续办理等问题,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对于沧州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黄骅市绿色循环建材综合加工基地项目,要加快质检实验楼等剩余工程的建设进度,确保明年7月如期竣工投产。对于县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要督促企业加快设备安装和调试进度,确保明年3月投入生产。对于区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全年完成建筑垃圾处理100万吨的目标。同时,要加强对在建项目的质量和安全监管,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施工安全。据统计,目前我市共有在建绿色循环建材项目15个,总投资达50亿元,预计全部建成投产后,可新增年销售收入30亿元,新增税收3亿元,新增就业岗位5000余个。我们要确保这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发挥效益。

  二是积极引进重大项目。要围绕绿色循环建材产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开展精准招商,重点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绿色循环建材企业的对接合作,吸引其来我市投资建厂。要充分利用我市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制定优惠的招商政策,提高招商的吸引力和成功率。例如,我们可以针对大型绿色建材企业出台“一企一策”的招商政策,在用地、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予更大的优惠和支持。同时,要加强招商项目的跟踪服务,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落地。今年以来,我市已洽谈绿色循环建材项目20余个,其中有5个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达25亿元。下一步,要加快这些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

  三是培育壮大本地企业。要加大对本地绿色循环建材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对于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要给予重点扶持,帮助其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其尽快成长壮大。要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打造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绿色循环建材品牌。例如,X市的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预拌混凝土的企业,近年来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已成为我市预拌混凝土行业的龙头企业。我们要支持这样的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市场份额,力争在未来3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突破5亿元。同时,要引导企业加强合作,组建产业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

  (二)加强技术创新引领,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才能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绿色循环建材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

  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要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力争到2025年,全市绿色循环建材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以上。要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目前我市已有X家绿色循环建材企业建立了市级以上研发中心,下一步要争取再有5家企业建立市级以上研发中心。要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型墙体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例如,针对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强度低、吸水率高等问题,要组织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新型的再生骨料改性技术,提高再生骨料的性能。同时,要对企业的研发投入给予补贴,对企业获得的发明专利给予奖励,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二是加强产学研合作。要推动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要支持企业与X大学、X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中试基地等,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例如,县的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与大学材料学院合作,共同研发轻质高强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引入纳米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强度和保温性能,产品投放市场后受到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