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环境治理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上半年全县环境治理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全县环境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的会议有县委、相关领导,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重点企业代表。刚才,X部门、X镇、X街道作了汇报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环境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
环境治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质量,更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环境治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环境治理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_多次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会制约经济发展的后劲。从全国范围来看,近年来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时有发生,一些地区因为环境污染导致的健康问题、经济损失等情况屡见不鲜。据统计,全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其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导致的医疗支出年均增长幅度超过8%。就我们县而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增大,环境治理工作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弹,影响全县的整体发展大局。上半年,我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天,优良率达到了85.2%,这一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环境治理工作的重要性。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环境治理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二是环境治理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质量发展必然是绿色 ……略…… 贮存、转移、处置等环节的操作流程。目前,全县企业固危废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危险废物贮存、转移、处置全过程安全合规得到有效保障,环境安全底线进一步筑牢。
(二)废气治理迈向精准化,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废气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环境问题。上半年,我们坚持问题导向,以精准化治理为核心,不断提升废气治理水平。
一是引入专业服务,提升排查精度。为了提高废气治理的精准性,我们引入了“环保管家”专业服务,聘请了5家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资质的环保服务机构,为我县涉废气排放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环保技术服务。这些“环保管家”与我们的环保人员组成联合排查组,对全县210家涉废气排放企业进行了深度排查。他们运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方法,对企业的废气排放口、生产工艺环节等进行了细致检测和分析,精准识别出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症结。通过联合排查,共发现各类废气治理问题79个,其中,废气处理设施效率低下的问题有32个,生产工艺不合理导致废气排放量过大的问题有25个,废气收集不完全的问题有22个。
二是靶向施策整改,提高整改效率。针对排查发现的79个废气治理问题,我们根据每个问题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目标和具体措施。对于废气处理设施效率低下的企业,我们督促其对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或更换;对于生产工艺不合理的企业,我们引导其进行技术革新,优化生产流程;对于废气收集不完全的企业,我们帮助其改进收集装置,提高废气收集率。为了确保整改工作顺利推进,我们安排专人跟踪指导企业的整改工作,及时协调解决整改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截至6月底,79个问题中已经完成整改64个,整改率达81%。例如,X化工企业存在废气处理设施老化、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在我们的指导下,该企业投资200万元引进了一套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经过改造后,废气排放浓度较之前降低了60%,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三是运用科技手段,强化监管能力。我们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提升废气污染监管水平。上半年,我们实施了2次走航监测,利用先进的走航监测车对园区及周边区域的大气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和精准溯源。走航监测共覆盖面积达500平方公里,发现大气污染物异常排放点16个。对于这些异常排放点,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现场核查,查明污染源,并责令相关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16个问题中已经完成整改15个,整改率达93.75%。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我们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废气污染问题,有效推动了园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上半年,我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6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2天;PM2.5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2%;PM10平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1%。
(三)水环境整治突出系统化,水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水环境整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上半年,我们以系统化整治为思路,全面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一是推进雨污分流项目建设,从源头减少污染。雨污分流是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减少污水入河,改善水体质量。我们将雨污分流项目作为水环境整治的重点工程,全力推进实施。镇雨污分流项目是我县上半年的重点民生工程之一,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计划建设雨水管网15公里,污水管网12公里。为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我们成立了项目指挥部,定期召开调度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征地拆迁、材料供应等问题。截至6月底,雨水管网已完成14.5公里,基本完工;污水管网改造已完成8公里,正按计划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有效实现雨水和污水分流,从源头减少污水入河,改善镇的水环境质量。
二是实施河道清淤护坡工程,提升水体自净能力。我们对全县主要河道进行了全面排查,针对部分河道存在淤泥堆积、护坡损坏、行洪能力不足等问题,实施了河道清淤护坡工程。上半年,共投入资金8000万元,对高铁东沟、团结沟等10条河道进行了清淤和护坡整治。其中,高铁东沟清淤长度3.5公里,清淤量达5万立方米;团结沟清淤长度2.8公里,清淤量达3.2万立方米。在清淤过程中,我们采用了环保型清淤设备,避免了清淤过程中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对河道护坡进行了加固和绿化,种植了垂柳、菖蒲等水生植物和乔木,既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又增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目前,这些河道的行洪能力较之前提升了30%以上,水体透明度明显提高,水生态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三是加强水质监测,掌握水环境状况。为了及时掌握水环境质量变化情况,我们在全县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设置了35个水质监测点,每月进行一次常规监测,每季度进行一次全指标监测。监测指标包括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20余项。上半年,共出具水质监测报告140份,监测数据1260个。从监测结果来看,我县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其中,Ⅲ类及以上水质的监测点有28个,占监测点总数的80%,较去年同期提高了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的监测点已全部消除。这充分说明,我县水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正视问题,清醒认识当前环境治理工作存在的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环境治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与上级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尽管我们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和宣传教育,企业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有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对环境治理工作重视不够。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不惜牺牲环境,存在偷排、漏排污染物的现象。上半年,我们通过夜间突击检查等方式,发现有12家企业存在偷排漏排行为,其中,X企业通过暗管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还有一些企业虽然配备了污染治理设施,但为了降低成本,擅自停运或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导致污染物超标排放。据统计,上半年我县共查处企业超标排放行为25起,这些行为不仅影响了环境质量,也扰乱了市场秩序。,部分企业在固危废管理、废气治理等方面的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台账资料不完善,给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
虽然我县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日益增长的环境治理需求相比,仍存在一些短板。在污水处理方面,部分乡镇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当地污水排放量的需求。例如,X镇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吨/日,但目前实际日均污水排放量已达到6500吨,导致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同时,一些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较为落后,处理后的水质难以稳定达到排放标准。在垃圾处理方面,全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虽然达到了95%以上,但垃圾中转站的布局还不够合理,部分偏远乡村的垃圾收集和运输难度较大,存在垃圾堆积现象。,固危废处置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全县目前只有1座危废处置中心,处理能力为1万吨/年,而全县危废产生量每年约为1.5万吨,处置能力缺口较大,部分危废需要运送到外县进行处置,增加了环境风险和处置成本。
(三)环境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环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