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计划安排,今天我们来讲一讲风气,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攻坚“十四五”,开局“十五五”规划必须要有强劲的风气来助推,打牢安全基础必须要有可靠的风气来保证,我们事业发展必须要有和谐的风气来支撑。实践证明,风气不仅决定个体也决定集体,不仅制约现在也影响未来,风气纯正,利在自身,功在全局,惠及长远。从风气抓起,目的就是要亮出我们鲜明的工作导向和态度,切实使大家明白单位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就是要告诉大家,坏风气如毒流、瘟疫,危害极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硬起手腕,坚决同那些影响发展建设的歪风邪气作坚决斗争,努力营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规规矩矩的生态。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与大家交流一下自己对风气建设的认识体会:

一、讲一讲为什么要抓风气建设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风气?陆游《游山西村》诗说:“衣冠简朴古风存”。这里的“风”,就是指俗、风气,是指社会流行的气。《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为:“社会上或某个集体中流行的爱好或惯。”实际生活中,风气主要是指一个社会、组织或团体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它体现了一个单位内部的人文环境、舆论导向、价值标准、是非观念和人际关系,代表一种_文化、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想倾向。好风气,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优良的传统,是民族精神之精粹,它为人们所敬崇,会使人变得文明、高尚、纯洁,它会流传久远,会被人们继承、发扬和光大。相反,坏风气,是一种恶,是民族精神之糟粕,它会颓废人的意志,把人引向歧途,使人变的渺小、自私、缺德,它必将被人唾弃,众所逐之。我们的建设中,风气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建设,事关的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作为一名员,我们更要清醒地认识到,风气建设是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这是落实看齐追随的要求。_对加强和风气建设高度重视,指出,“工作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和人民群众隔开,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生态也要山清水秀”“生态好,内就会正气充盈;生态不好,内就会邪气横生”。明确要求“要把正风肃纪反腐压力传导到基层,深入纠治人民群众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把基层搞得清清爽爽”。“加强和改进建设,必须坚持领导带头,坚持自上而下抓,领导干部要勇于自我清洗,勇于刮骨疗伤,不能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不能只抓下级不抓自身,要以自身行动做好样子、当好表率”,并“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这既是嘱托,也是要求,更是我们全体员干部的任务。从领袖的一再嘱托中,我们足以掂量出风气建设重如千钧的分量。更应深刻认识到,风气好,人心舒畅,工作起来 ……略…… 道消息,目的是抓人把柄、借机整人;有的不按正当的程序和途径去反映和解决问题,而是捕风捉影、无中生有、乱写乱告,特别是每到提拔干部时,提谁告谁,有的时候只是猜测要提升谁就告谁,有个位置空出来了估计要用谁就告谁,谁有希望就捣鼓谁,甚至运用各种手段诋毁诽谤,伤害同志感情,这是严重的心理失衡、心态扭曲、心术不正。二是不顾大局,搞小圈子。有的员领导干部无视民主集中制原则,会上不说,会下乱说;有的怕得罪人,丢乌纱帽,民主生活会上不敢揭短亮丑、触及思想和灵魂、触及矛盾和问题,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的听不得不同意见,顺着自己就拉拢,逆着自己就打压;有的热衷于搞亲亲疏疏、团团伙伙、拉帮结派、收买人心,整天在老乡圈、同学圈、故旧圈中打转转、拉近乎、套关系,甚至相互拆台;有的站位不高,格局太小,私心很重,遇有好处时,就向前冲、伸手要,得不到就说三道四、嘀嘀咕咕、挑拨离间;有的平时说这个人很好、那个人不错,看似讲关系讲感情,可是一到关键时候就放大别人的缺点,没有了情,也没有了义;有的性观念弱化、奉献意识淡化,整天盘算个人的事,家里的事,打自己的“小九九”。三是不讲真话,怪话连篇。有的为达到自己的一点小利,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有话不直说、有话不实说、有话不说完;有的会上不说、会下乱说,在领导与领导之间、领导与部属之间、同志与同志之间乱传话、乱猜测、乱怀疑,扰乱视听;还有的耍小聪明、搞小动作,因个人目的没有达到牢骚满腹,到处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比如,有的至今还信奉“不跑不送、一点没用,只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那一套;有的喜欢说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就是不说怎么样才对;说这人不行,那人不行,就是不说自己不行;还有的盯着位子、数着年头干工作,在一个职级上没干几年,就开始上窜下跳,到处找人,觉得该提了,不提就有想法、有意见,认为不用我不公道,用别人有说道,谁提了就揣测走了谁的门子、花了多少钱、送了多少礼;有的职务偏低年龄偏大的,自感提职无望,逢人便说该躺平的人了,还怕什么,心无敬畏、目无组织等等,这些都是不讲、不讲性的突出表现,是极端的个人主义、_主义,作为员有失性,做人也有失人格。
(二)警惕和防止庸懒之风。《人民论坛》杂志曾刊登一篇调查报告显示:群众反感的干部中,“工作懈怠”占47.7%,“推卸责任”占40.3%。这说明在群众眼里,“庸官”“懒官”没有市场,为官不为难以立足。从目前情况看,我们要注意防止三个问题:一是因循守旧。有的思想上求稳怕变,不敢大胆创新,奉行中庸之道,怕的是“枪打出头鸟”,脚虽跨入新时代,脑袋仍然在过去;有的四平八稳、安于现状、平平庸庸,标准不高、办法不多,要的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骑马、不骑牛,骑个毛驴中间游”。二是拈轻怕重。有的遇到矛盾问题能推就推、能躲就躲,总想过清闲日子、舒坦生活,干工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存在熬年头、混日子、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的思想,奉行“多干多出事、少干少出事、不干不出事、还不如不干事”。三是疲沓拖拉。有的精神状态不昂扬,萎靡不振、老态龙钟,朝气不足、暮气有余,整天迷迷糊糊、浑浑噩噩;有的不思进取,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甚至推也不动、赶也不走;有的办事拖拖拉拉、疲疲踏踏、慢慢悠悠,工作效率极低,难以适应岗位需求等等。
(三)警惕和防止虚浮之风。反对形式主义,提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是的一贯主张,也是我们各级领导紧盯不放、长期用力的问题:一是调查研究浅表化。有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愿下基层,不愿到一线,不愿搞调研,不愿接地气;有的下去了只当“裁判员”而不当“运动员”,调研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能“脱鞋下田”“解剖麻雀”,俯下身子、沉下心来,惯于透过材料看基层;有的部署任务、安排工作不调研,坐在办公室里想着干,瞎编乱凑,致使工作针对性不强,脱离实际、脱离基层。二是开展工作功利化。有的政绩观错位,志大才疏,急功近利,有利的事向前冲,没利的事往后躲,缺乏“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干工作追求出名挂号,喜欢热热闹闹,花里胡哨,干点事就到处宣扬、四处标榜,生怕领导不知道;有的满嘴“跑火车”,只唯虚不唯实,把想的说成做的,把正在干的说成已干成的,把别人的说成自己的,甚至拔高成绩、放大效果、掺杂水分,而不是静下心来抓落实打基础;有的凡文必转,活动不减,会议不断,“五多”问题屡禁不止,严重扰乱了单位的秩序,干扰了抓建的精力。三是解决问题简单化。有的对重难点问题,不去发动群众,深入思考研究,拿不出真招实策,而是凭老经验老办法,甚至敷衍人、糊弄人、欺骗人;有的缺乏抓落实的韧劲和狠劲,满足于开了会、发了文,至于落实怎么样不管不问,搞“半截子工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老得不到有效解决;有的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不及时、不上心、不用力,甚至不闻不问、久拖不决,群众意见很大。
(四)警惕和防止松散之风。纪律是命脉,只有严明纪律、组织纪律和各类条令规章,才能保证凝聚力、向心力,决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章不循。有三种现象需要引起大家注意:一是“重管理”忽视“讲”的现象。有的组织意识和政z-m感性不强,尤其对_重要决策指示领会贯彻不深刻、不到位;有的理论学抓得不紧,总是强调工作忙、任务重,长期不读书不看报,能力提升慢,警觉不够高;有的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不严格,尤其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不起来,思想交锋不认真、红脸出汗不到位;有的落实纪律不严肃,整天不分场合乱议论,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损坏的形象。二是“哄着干”替代“严管理”的现象。有的碍于情面、怕丢选票,老好人思想严重,对部属护着、哄着,不愿管、不敢管,遇到事时“和稀泥”“抹光墙”,导致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敷衍塞责、内部松松垮垮等问题普遍存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现象占有一定的市场。三是“打埋伏”遮掩“不落实”的现象。有的工作本来就没落实好,却说得头头是道、移花接木,目的是讨领导肯定,给自己加分;有的对上级部署的任务、交办的事项,讲价钱、搞变通、打折扣,甚至不按时完成等等。
(五)警惕和防止享乐之风。员就是要奉献牺牲的,一旦享乐主义抬头,必定使人精神颓废、意志衰退,斗志消磨,养出“骄娇”二气。现在,有些贪图享乐的倾向我们要注意:一是责任下滑。有的学风、研风、不正,对本职业务不熟悉、不钻研、不精通;有的在位不谋事、在岗不尽责,工作不操心、落实不用心,早上迟到、下午早退;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过一天算一天,整天不知所为;有的对部属不冷不热、不远不近,知之不深、爱之不真;有的把心思和精力全部用在家事上,偶尔加会儿班就叫苦喊累,甚至在关键时不先以大局为重,而先把老婆孩子的事放在第一位;有的官本位思想严重,没有把心思用在看还能为工作多少年,而是用在自己什么时候能提职上;有的干满了年限,职级提升了,就感到进了“保险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二是担当不够。有的员领导干部面对问责越来越严的新形势,不敢触及矛盾,不敢放手工作,不敢承担责任,怕担风险、怕被问责,一事当前,先考虑责任问题,先把自己推干净,而不是想着如何去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让下级看不到一名领导干部的果敢、坚毅和魄力。有的干部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想得到不想付出,不愿到苦的累的岗上接受锻炼;还有的遇有困难、矛盾和问题,畏首畏尾、退避三舍,不愿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特别是在为基层解难减负上等靠依赖、原地打转,一些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有的新入职人员的紧迫感不强,自我加压不够,适应环境慢、进入角色慢、能力提高慢,甚至几次考核过不了关。三是自律不严。有的员干部目无组织、目无纪律,不实如汇报个人重大事项,请销假不按程序;有的开会睡觉、玩手机、交头接耳、东倒西歪;有的不按程序办、不按规矩办、不按职责办,请示报告不及时;有的职位不高口气大、说话办事不靠谱,甚至到基层指手划脚;还有的胆子仍然很大,不知敬畏,私底下还再搞小动作、“微腐败”等等。应该说,上述提到的这些现象和问题,有的仅仅是个苗头和倾向,大多也只发生在极少数、极个别人身上,但造成的危害我们绝不能小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固然有复杂的外部大环境对内部风气的影响,但主要还是个别员干部不注重加强性修养和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淡化,思想道德滑坡,责任意识缺失,浮躁心理滋长所致。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克服。
三、讲一讲不良风气的严重危害
我感到,不良风气造成的危害是全方位、深层次的,但主要表现在“四乱”上:
一是乱局。不良风气的最大危害是破坏发展大局。它制约的是建设质量,扰乱的是工作秩序,败坏的是发展机遇。讲的是大局,靠的是纪律。而我们一些同志对歪风邪气的危害仅局限于诬告乱告上,没有把风气建设的着眼点放在维护发展的大局上来认识。比如,有的人在上级测评和谈话时,不是站在维护全局利益声誉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借机发私愤,不负责任地乱划乱讲,甚至把对某个人的意见、对某件事的意见,变成了对组织的意见、对的意见。我们说单位是个大家庭,一个人对自己的家有意见、对家人有意见,那么到头来是这个家有问题,还是这个人有问题?再比如,有的单位年度计划思路很清晰、招法很务实、目标很明确,但为什么一到年底,有的夺得先进脱了贫,有的却还在原地一二一,还有的不进则退,是什么原因?除了工作方法、能力素质外,与恒心不足、韧劲缺失有没有关系?与务虚空转、形式主义有没有关系?与小进则满、见好就收有没有关系?与自我欣赏、不思进取有没有关系?与怕苦怕累、降低标准有没有关系?我看都是有的,而这些问题,从表现形式上是思想认识问题、贯彻执行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问题、风气问题。如果一个单位缺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