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我州深入贯彻落实_文化思想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核心使命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系统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与文明创建三大工程,全州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与社会文明程度获得显著提升,为奋力谱写现代化新X建设X篇章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证。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固本培元,筑牢文明培育的思想根基
我们始终将文明培育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铸魂工程,坚持从思想源头抓起,通过多元化载体与系统性教育,不断夯实全社会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
(一)深化核心价值观引领,铸牢理想信念之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充分依托遍布城乡的各类基层文化阵地,精心组织了一系列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教育活动。上半年,我们结合州情实际,策划开展了生态地质研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系列主题活动,将抽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实践体验,在全社会营造了学、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我们持续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春节、清明、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为契机,成功举办了“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超过40场次,涵盖了年俗 ……略…… 共秩序、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作出了表率。同时,文明单位积极在志愿服务上领跑,在道德建设上领先,组织动员广大干部职工参与社会公益活动,齐心协力为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上半年,全州共有5家单位、5个村镇荣登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光荣榜,1户家庭、1所学校分别荣膺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称号,这些国家级荣誉的取得,标志着我州文明创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加强先进典型宣传,放大榜样示范引领效应。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精神感召力,我们着力构建了全媒体、立体化的宣传矩阵。组织骨干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走进文明单位、乡村社区、文化企业,深度开展“X好人好事”系列主题采访活动,挖掘并采写了《X艺术绘文明—记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X画苑》等20余篇带着泥土芬芳、充满时代气息的感人故事。这些报道通过各级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以榜样的力量温润人心、引领风尚。其中,全国道德模范X同志带领各族群众团结一心、共同奋斗,通过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帮助困难群众的感人故事,成功入选中宣部“文明中国”采访活动典型案例,向全国展示了我州精神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和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统筹城乡一体化创建,推动文明成果共建共享。我们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将文明创建向农村地区延伸拓展。通过深入开展“五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以家庭“小细胞”的文明进步带动乡村“大肌体”的和谐发展。截至目前,全州累计评选出“五星级文明户”1.24万户、“五星级文明标兵户”269户、州级“文明家庭”120户。这些创建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农牧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有效提升了乡村环境面貌、促进了乡风文明、巩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通过举办首届X州道德模范暨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典型颁奖晚会等活动,隆重表彰了17名州级道德模范及一批先进集体与个人,推动形成了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生动局面。
三、深化文明实践,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动能
我们紧密结合基层实践阵地已实现全覆盖的资源优势,精准对接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不断激活文明实践的强大新动能。
(一)精准化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提升服务效能。我们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围绕社会治理、生态环保、移风易俗、科普健康等重点领域,累计组织开展了“学雷锋精神”“生态环保净滩”“共护城市焕新颜”等系列主题实践活动240余场次,服务群众超过7万人次。活动中,我们注重精准化设计、项目化运作,通过线下建立“说事室”、线上开通“微心愿”征集平台等方式,确保实践活动内容与群众需求同频共振,真正把服务送到了群众心坎上,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二)创新“文艺+理论”宣讲模式,推动新风尚深入人心。为有效破解理论宣讲“高大上”、群众接受“水土不服”的难题,我们充分利用各级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话和谐”移风易俗主题巡回宣讲活动。活动创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理论”形式,将法律法规解读、传统陋剖析、文明新风倡导等内容,巧妙地融入小品、快板、歌曲等文艺节目中,使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明辨是非、受到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追求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内生动力。
(三)打造“文明实践+”融合模式,拓展服务阵地功能。我们积极探索“文明实践+”融合发展模式,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政策宣讲、文化传播、扶贫济弱、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发挥积极作用。全州各级文明实践中心根据区域特点和群众需求,因地制宜地打造了“日间托管中心”“老年之家”“幸福食堂”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品牌,真正做到了“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目前,遍布城乡的29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和由1.4万名志愿者组成的861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群众在家门口接受思想教育、涵养道德品行、参与社会实践、愉悦身心的重要主阵地。
四、强化制度保障,构建常态长效的工作新格局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依靠科学的机制和有力的保障来推动。上半年,我们注重_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着力构建权责明晰、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健全组织领导与考核机制。州委、州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我们建立健全了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