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调度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贯彻_关于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全省相关会议的决策部署,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下一阶段的重点任务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压实。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经济金融安全,事关社会大局稳定,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和民生工程。面对依然猖獗的犯罪势头,容不得丝毫懈怠和半点松劲,必须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赢这场持久战、攻坚战。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清醒认识当前斗争的严峻复杂性
今年以来,在、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主动作为、协同作战,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大家忠诚履职、整体联动,扎实推进“打防管治建宣”各项措施,打击治理总体质效持续向好,多项重点工作成效均位居全省第一方阵。根据统计,截至2025年上半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立案数同比下降18.2%,破案率提升至75%,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高达2.3亿元人民币,成功劝阻潜在受害人6.8万余人次,避免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体参战同志们夜以继日、艰苦奋斗的结果,凝聚了大家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向长期奋战在反诈一线的全体同志,以及给予大力支持的各成员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 ……略…… 有穿透力的超常措施,打出一套源头治理与雷霆打击相结合的“组合拳”。
第一,深化重拳打击,提升破案攻坚硬实力。打击是遏制犯罪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必须坚持以打开路、以打震慑,始终保持严防高压态势。要牢固树立“全链条打击”的理念,彻底摒弃只抓“卡农”“话务员”等底层工具人的传统模式。要将打击矛头牢牢对准犯罪链条的顶端和要害,严格落实“抓金主、铲窝点、打平台、断资金”的工作要求。要集中优势警li,组建攻坚专班,对涉案金额巨大、社会影响恶劣的重特大案件挂牌督办、限期侦破。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侦查手段整合各类数据资源,对信息流、资金流、人员流进行深度研判,精准锁定幕后组织者、技术支持者和资金掌控者。特别是针对盘踞_的犯罪集团,要积极寻求国际合作,通过联合行动、_交换等方式,力争将核心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实现“连根拔起”。同时,要把追赃挽损作为衡量打击成效的核心标准,贯穿于案件侦办的全过程。公安、检察、法院、金融等部门要建立健全涉案资金快速查询、紧急止付、依法冻结和及时返还的联动机制,与犯罪分子“抢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
第二,强化源头治理,挤压犯罪滋生土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屡打不绝,根子在于为其提供支撑的黑灰产业生态链尚未被彻底斩断。必须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面清理整治行业内鬼和监管漏洞。通信行业要筑牢“防火墙”。各通信运营商要坚决落实主体责任,严格执行电话卡、物联网卡的实名制登记要求,对一人多卡、一址多卡等异常办卡行为进行重点监测和核查。要加大技术投入,升级反诈模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动态识别和封堵涉诈网站、APP、短信和电话号码。对公安机关通报的涉案号码和域名,必须做到“秒级响应、即时封停”,绝不能给犯罪分子留下任何可乘之机。金融行业要扎紧“钱袋子”。各商业银行、支付机构要切实履行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当前,警银协作机制在拦截涉案资金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要进一步深化这种协作,推动公安机关的反诈预警数据与银行风控系统直连,实现对可疑交易的实时预警和智能拦截。市公安局向重点金融机构派驻联络员的机制要持续深化,确保信息流转畅通无阻。要强化对开户环节的审核,对那些背景可疑、用途不明的对公账户和个人账户,要敢于说“不”。要加强对存量账户的风险排查,对长期闲置、交易异常的账户进行清理,坚决杜绝其沦为诈骗分子的洗钱工具。互联网行业要当好“守门员”。各互联网企业要清醒认识到,流量和平台不是法外之地,不能成为诈骗信息的“集散地”和“放大器”。必须严格落实网络a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平台内发布的招聘、交友、贷款、购物等信息的审核。要建立健全用户投诉和举报的快速处理机制,对涉诈账号、群组和信息,一经发现,立即采取封禁、下架等处置措施。对于为诈骗团伙提供引流推广、技术支持、虚假认证等服务的黑灰产,要主动排查,并将线索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形成共治合力。
第三,夯实全民防线,筑牢识骗防骗软实力。打击与治理再深入,若群众“防骗闸门”未拧紧,犯罪仍有可乘之机。必须坚持“宣传先行、防范为要”,把“天下无诈”愿景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要牢固树立“精准滴灌”理念,彻底摒弃“一张传单贴满墙”“一条标语挂全年”的粗放模式,将宣传矛头牢牢对准易受骗“关键人、关键事、关键时”。要依托“网格+警格+互联网”,建立市、县、乡、村四级反诈宣防专班,对刷单返利、虚假征信、冒充公检法等高发类案,分类制定“剧本库”“话术库”,通过“案例复盘+情景短剧+互动问答”实现“入脑入心”。特别是针对独居老人、全职妈妈、财会人员、求职青年四大_,要推行“一户一策、一人一码”,利用抖音、微信、支付宝等超级端口精准推送“7X24小时”弹窗提醒,做到“信息到人、责任到人”。要全面升级“国家反诈中心”App“一键预警、二次复核、三次回访”功能,把下载率、登录率、阻断率纳入年度平安考核,与绩效奖金、文明单位评比直接挂钩,实现“指尖防护”百分百覆盖。教育部门要将反诈知识纳入中小学、高校“开学第一课”和期末考试题库,做到“娃娃抓起、一生受用”;人社部门要把防骗测试嵌入职业技能培训、离退休人员社保认证,答错强制“回炉”,倒逼“学会防骗再上岗”。要打造“无诈社区(村居)”创建活动,推广“反诈超市”“反诈菜市场”“反诈快递盒”,把二维码、标语、音频植入购物小票、外卖封签、快递面单,让百姓“菜篮子”“米袋子”“包裹箱子”秒变“宣传阵地”。要建立“反诈志愿联盟”,吸纳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物业保安、家政阿姨等百万“移动探头”,实行“举报—核实—奖励”秒级兑现,最高可奖万元,形成“人人是哨兵、处处有眼线”的汪洋大海。同时,把“无诈单位”作为文明创建前置条件,对发案率居高不下的行业系统,实施“黄牌警告+挂牌整治”,让“红旗”与“脸面”同丢,倒逼主体责任落地。通过三年攻坚,实现“群众识骗率、防骗率、举报率”三上升,“发案数、损失数、两卡数”三下降,真正筑起“不敢骗、不能骗、骗不成”的人民防线。
三、统筹联动,齐抓共管,构建全民反诈防骗的社会大格局
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是一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