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的坚强领导和市生态环境局的有力指导下,我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及X省、X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发展服务,协同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近期,专门召开半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我区上半年工作给予了肯定,并对下半年重点任务进行了全面部署。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效
上半年,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压实责任、精准施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聚力攻坚,三大保卫战取得新进展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环境质量改善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
1.蓝天保卫战成效持续巩固。全区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提升。根据监测数据,2025年1月至6月,我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1%,同比基本持平;PM2.5平均浓度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6%;O3、SO2、NO2等其他主要污染物浓度均呈下降趋势,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5.4%,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显著增 ……略…… 得到有效_。上半年,全区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未发生因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_性事件。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4%以上。我们的工作重点包括。一是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预防。更新并发布了本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名录,新增3家企业纳入监管范围,并督促全部15家重点单位完成年度土壤及地下水自行监测和隐患排查工作。二是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完成了X老工业区、X化工厂原址等3个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风险评估报告的专家评审工作,为地块的后续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推进耕地分类管理与修复。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在X街道和X镇开展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试点项目,推广低积累作物品种和土壤调理剂等技术,涉及面积约800亩,初步成效良好。四是提升固体废物管理水平。联合城管、住建等部门,开展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和倾倒的“清废行动”,检查企业40余家,未发现重大环境违法行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98%。
(二)标本兼治,突出环境问题整改见实效
我们始终将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来抓,以钉钉子精神推动问题解决,确保整改成果经得起检验。根据《2025年X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方案》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区迅速行动,针对督察组交办及反馈的共计32项具体问题,第一时间制定了《X区贯彻落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该方案建立了详细的问题清单、任务清单、标准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一个问题、一套方案、一名领导、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截至2025年6月30日,全区已按期完成整改26项,完成率达到81.25%。其中,关于X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问题、X河沿岸生活污水直排问题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硬骨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对于尚未完成整改的6项任务,主要涉及部分历史遗留问题和需要长期治理的工程项目。我们严格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的销号制度。每一项未完成任务均已制定了详细到月的施工计划和进度安排表,明确了从分管区领导到具体承办单位的各级责任。区环委办每周调度进展,每月通报情况,对进度滞后的单位进行预警约谈。我们坚决杜绝“纸面整改”“虚假整改”,确保所有问题在规定时限内按时保质完成验收销号,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三)创新驱动,环境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
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1.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和民生工程开辟环评审批“绿色通道”,审批时限在法定时限基础上平均压缩了60%以上。上半年,共为50余个项目提供了“一对一”的环保管家式服务,帮助企业从源头规避环境风险,实现绿色发展。
2.提升智慧环保监管效能。启动建设“X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平台”,一期工程已接入20家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数据和10个建筑工地的扬尘监控视频。通过“云监管”体系,实现了对污染源的实时监控、智能预警和非现场监管,工作的精准度大幅提升。
3.强化环境刚性约束。保持环境高压态势,组织开展了“利剑2025”等系列专项行动。上半年,全区共出动人员800余人次,检查企业450余家次,立案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5起,处罚金额达280万元,有效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
4.营造全民环保浓厚氛围。结合“六五”环境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了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环保知识进校园、环保主题摄影大赛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覆盖群众超过5万人次。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环境质量信息和环保工作动态,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仍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挑战。
一是结构性压力依然存在。我区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传统产业占比较高,能源结构偏煤,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高位。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如何进一步降低环境负荷,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我们面临的长期挑战。
二是污染治理成效尚不稳固。夏季臭氧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我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的关键因素。部分河道在汛期、枯水期等特殊时段水质仍有波动风险。一些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其长效监管机制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防止污染问题死灰复燃的压力较大。
三是治理体系仍有短板。部门联动协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加强,在应对跨领域、跨区域的复杂环境问题时,信息共享、协同的合力尚未完全形成。基层环保监管力量相对薄弱,专业能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