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2025年第41个教师节。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这既是对教育事业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作为,我谨代表、,向辛勤耕耘在全区教育战线的全体教职员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区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提高站位,深刻把握新时代教育工作的战略定位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区域发展的隐形基础设施。_强调,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战略地位。我们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深入学贯彻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推动教育事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一)坚持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我们建立健全统一领导、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_,把思想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贯穿教育管理全过程。会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建立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教育一线调研、为师生上思政课、联系学校和年终述职必述教育工作等制度,全年班子成员累计到校调研指导46次,讲授思政课23堂,及时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二)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的区域使命
围绕 ……略…… 人“教联体”工作方案》,建立统筹、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组建区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培训家庭教育讲师120名,开展“家长学堂”专题培训86场,覆盖家长5万余人。联合社区、企业、公益组织等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形成“学校放假、社区开课”的假期育人模式,有效破解“看护难”问题。
三、坚持均衡优质,推进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升级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我们聚焦城乡教育差距、校际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以“扩优提质”为主线,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实施教育新基建三年行动计划
投入5.2亿元推进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实现中小学宽带网络全覆盖、多媒体教室全配备。建设区级智慧教育云平台,整合优质课程资源3.5万节,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85%以上教师能熟练运用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学,农村学校优质课程资源获取能力显著提升。
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在10所中小学开展智慧课堂试点,通过AI作业批改、个性化学分析等技术应用,实现“因材施教”精准化。建设数字校园示范校15所,其中2所获评省级数字校园标杆学校。
(二)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实施“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工程,组建12个教育集团,涵盖城乡学校48所,实现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捆绑发展”。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全年交流轮岗教师320人,其中骨干教师占比达45%,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投入2.8亿元改扩建农村学校18所,新增学位2400个,配齐实验室、音体美等功能教室。实施“农村学校质量提升计划”,通过送教下乡、线上教研等方式,培训农村教师1500人次,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年均提升12%。
(三)发展普惠优质的学前教育
针对“入园难”问题,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0所,新增普惠性学位1800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0.5%。落实《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重点评价科学保教、规范办园、安全卫生等情况,坚决克服“小学化”倾向。
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招聘公办幼儿园教师80名,开展保育员、保健医专业培训300人次。推进“一园一品”特色建设,打造体育、艺术、科技等特色幼儿园25所,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保持在99%以上。
四、强化队伍建设,弘扬教育家精神和“四有”好老师标准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我们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努力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老师。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要要求。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组织师德专题培训、先进事迹宣讲等活动200余场,覆盖全体教师。
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完善教师信用档案,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评选表彰“最美教师”“师德标兵”等先进典型50名,组建师德宣讲团开展巡回报告,营造崇尚师德、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建立15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培养骨干教师300名、学科带头人80名。与师范院校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每年选派100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组织50名青年教师赴发达地区跟岗学。
完善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要求任课教师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落实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内容,全年教师累计家访4.2万人次,密切了家校联系。
(三)保障教师权益待遇
切实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实施“教师安居工程”,建设教师周转房300套,解决农村教师、青年教师住房困难问题。
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教师体检,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心理疏导活动。落实教师带薪休假制度,对长期扎根农村、贡献突出的教师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倾斜,增强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
五、正视问题挑战,清醒认识教育发展的短板不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对照教育强国建设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我区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
一是教育均衡发展仍有差距。城乡之间、校际之间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均衡,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仍显薄弱,骨干教师“下不去、留不住”的问题尚未完全解决,部分农村学校音体美等学科教师结构性短缺。二是素质教育实施不够深入。尽管“双减”政策已实施多年,但应试教育的惯性依然存在,部分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的倾向尚未根本扭转,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三是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青年教师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名师名校长数量不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占比偏低,难以满足高质量发展需求。
四是教育评价改革有待深化。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仍存在功利化倾向,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还需进一步完善,真正发挥评价的指挥棒作用。
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六、锚定目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