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风险派单应对作为税收征管的核心环节,直接关乎国家财政命脉与市场经济秩序。这一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权力行使——税务人员依据法律法规,对纳税人涉税风险行为问题的合规性进行确认、评估与处置,以防范和化解可能导致的税款流失风险。正是这种权力属性,使得政风险隐患如影随形,若缺乏有效制约防范,本应用于维护税收公平的权力,极易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最终侵蚀税基、损害公平、破坏公信力。在基层税务局这一微观场域中,现行制度下的税收风险派单应对并非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是可能交织着权力运行、利益往来与制度约束的复杂实践。本文旨在穿透概念迷雾,聚焦基层税务局税收风险派单应对的具体实践,细致剖析其政风险的内在生成逻辑、多维现实表现,并尝试构建一个植根于基层实际、精准且坚韧的政防控体系。
一、基层派单环节政风险的具体表现
通过公开资讯与内部资料以及近年来监督执纪工作实践,我们发现基层税收风险派单环节主要存在以下五类可能的政风险:
一是任务分配环节的政风险。基层县区税务局以下的应对单位进行内部任务分配指派时,仍存在人为调节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涉及特定企业的风险任务分配给与涉事纳税人“关系较好”的人员处理。如202x年某县局案例显示,税源分局分局长将涉及其同学企业的风险任务,故意分配给与企业人员私下较为熟悉的干部应对,并暗示“从轻处理”。二是根据个人好恶调节任务分配量。个别领导将疑难复杂任务集中分配给某些关系较远税务干部,而将简单任务分配给关系较好的税务干部,导致工作量不均衡影响派单应对质量。三是利用任务分配权谋取私利。某县局202x年查处案例中,税源分局分局长收受企业好处费,通过调节任务分配,故意将任务分配给业务能力较弱资历较浅的新进干部应对,将政风险转移,以达到“放水”目的。……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