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迈向了新的阶段。进一步阐释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挖掘其中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和提升路径,意义深远。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源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从文化底蕴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得以生成的深厚根基。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滋养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中华优秀传统以其文脉之赓续不绝而傲然于世,高雅深邃的语言文字、登峰造极的文学艺术、博大深刻的哲学思想等一系列璀璨成就是党始终保持文化自信的重要底气。中国共产党人“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社会责任感、“天下大同”的崇高理想、“君子以自强不息”的顽强品格深深镌刻着中华传统美德的烙印,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党优良品格潜移默化的塑造和影响。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贵君轻”“有教无类”“和而不同”“允执厥中”等价值观念,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忠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_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新中国成立后,又提出“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基本方针,主张在继承传统中推陈出新。改革开放后,_把中华优秀 ……略…… 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既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世界影响力,又提振了文化自信。第一,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是人民至上而非资本至上、是协调发展而非“厚此薄彼”、是共同富裕而非两极分化、是和平发展而非野蛮扩张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突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思维定式。而兼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性”和“现代化特点”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也以其独特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进一步丰富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内涵,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的合理性和进步性得到进一步证明,中国_愈发吸引世界目光,成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第二,中国共产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昭彰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世界文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中国共产党超越地域隔阂、意识形态分歧、文化差异和制度互异提出的应对人类严峻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指引,与西方倡导的“普世价值”存在根本区别。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和平、发展与正义一边,以自身的主动发声和主动作为带动世界各国缩小分歧、扩大共识,为全人类福祉而奋斗。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选择及其内蕴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符合世界发展大势,也符合世界人民利益,必将得到各国人民的支持。
二、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价值意蕴
(一)政党视角:坚持和巩固党的文化领导权至关重要
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一大政治优势。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对于我们党而言不仅仅是精神风貌的体现,还承载着人民深厚的信赖、认同和期许,是鞭策我们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继续创造文化新辉煌的特殊情感。党领导一切,“一切”就自然包括了文化这一领域,因此,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本身就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题中之义。具体来说,“一个_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文化自信激励着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并利用文化领导权主导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核心价值观,从思想文化层面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为党的长期执政打下了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身特殊的利益,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能够更好地发挥党在文化层面服务人民、建设国家的作用,更加彰显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从而更能获得人民的支持和认可,进一步增强党的文化自信、巩固党的领导地位。
(二)国家维度:在提升“四个自信”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从国家维度来说,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进而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奠定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提升“四个自信”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一,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使我们党领导人民在“本来”“外来”“未来”中找到了平衡,用“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用“本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并经由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实践的反复证明走出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
第二,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强大真理性的奥秘就在于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两个结合”重要经验。概而言之,只有激活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信才能以道路自信定方向、以理论自信为指引、以制度自信作保障、以文化自信强信念,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
第三,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中国之制”之所以具有西方制度难以比拟的显著优势,就在于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红色革命文化的洗礼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影响。第四,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集“弘扬、继承、发展、吸收”于一体,其发起者和领导者是中国共产党,因而党的文化自信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最有力、最直接的体现。
(三)人民维度:在文化事业开拓进取中增强中国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
中国共产党凭借文化自信在意识形态_与反_、价值观颠覆与反颠覆的无硝烟战争中,以不可辩驳的成就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也必将带给中国人民前所未有的自信与底气。
第一,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志气。中国共产党诞生伊始,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文化采取辩证与扬弃的态度,走过了从“文化救国”到“文化强国”的百余年波澜壮阔征程路,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不但善于改造客观世界,也善于改造主观世界,极大地增长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续写文化建设新画卷的志气。
第二,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骨气。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不仅引领中国人民拿起武器_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而且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应对各种“主义”之争,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逐步扭转颓势,重振自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以开拓奋进的姿态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一波又一波不良思潮的影响,挺起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脊梁,重塑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
第三,有利于增强中国人民的底气。回望百年奋斗路,中国共产党以高度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改变了中国的发展面貌,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也以交流互鉴的开放态度回应了西方炮制的“中国威胁论”“文明冲突论”“西方中心论”。眺望前方奋进路,党和人民更有底气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华文明更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