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2025年全市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科学普及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之一,其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愈发凸显。近年来,我市积极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持续推进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科普传播方式,科普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建成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8个,开展“科普进校园”“科技下乡”等活动超千场,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提升至18.5%,位居全省前列。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协同努力和广大科普工作者的辛勤付出。
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科普工作仍存在诸多短板:科普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农村和偏远地区科普服务供给不足;科普形式较为单一,新媒体融合应用不够深入;科普人才队伍结构有待优化,专业化水平亟需提升。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 ……略…… 升级。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力推进科普工作提质增效
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紧扣重点任务,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推动科普工作从“广覆盖”向“高质量”转变。
(一)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科普服务根基。一是优化科普设施布局。统筹规划全市科普场馆建设,加快推进市级科技馆升级改造,新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科普馆。在社区、农村、学校等基层单位建设科普活动室、科普宣传栏等设施,构建覆盖城乡的科普服务网络。重点向农村和偏远地区倾斜资源,缩小城乡科普服务差距。二是提升科普设施功能。推动科普场馆数字化转型,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科普体验场景。鼓励科普场馆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开发具有前沿性、趣味性的科普展陈内容,提升科普场馆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三是促进科普设施共享。建立科普设施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实验室、研发中心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定期举办公众开放日活动,让更多群众有机会接触高端科技资源,感受科学魅力。
(二)深化重点人群科普行动,实现科普精准覆盖。一是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将科普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科普课程和实践活动。持续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学夏令营”等品牌活动,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热情。加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升科普教育专业化水平。二是推进产业工人科学素质提升。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新技术新工艺科普宣传等活动,帮助产业工人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在企业设立科普宣传栏、职工书屋等设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三是强化老年人和农民科普服务。针对老年人关注的健康养生、智能技术应用等问题,开展专题科普活动,帮助老年人提升健康生活意识和数字素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活动,提高农民科学种养水平,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创新科普传播方式,增强科普工作实效。一是打造全媒体科普矩阵。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发制作短视频、动漫、直播等形式多样的科普作品,扩大科普传播覆盖面。建立市级科普融媒体中心,整合全市科普资源,实现科普信息的统一发布和传播。二是培育科普文化品牌。精心打造“科普大讲堂”“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品牌活动,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鼓励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特色,开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形成百花齐放的科普工作格局。三是加强科普创作与研发。设立科普创作专项资金,鼓励科研人员、科普工作者、文艺创作者参与科普作品创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普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开发更多高质量的科普产品和服务。
三、创新_机制,激发科普工作内生动力
推动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化_机制改革,打破制约科普发展的瓶颈,激发科普工作的内生动力。
(一)完善科普工作协同机制。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参与的科普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科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全市科普工作。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构建多元化的科普服务体系。
(二)创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合全市科普资源,建立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推动科普场馆、科研机构、高校、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合作交流,实现科普信息、科普设施、科普人才等资源的优化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在全市巡察工作动员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