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X市交通运输“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全市交通运输领域“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成果,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全力推动交通运输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交通运输局、市交通运输行政队相关负责同志,各区县(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分管领导,以及各基层站所负责人。刚才,市XX中队、XX中队等部门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在“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中的优秀经验与创新做法,内容详实、亮点突出,讲得都很好,我完全赞同,希望大家认真学借鉴,将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下面,结合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领会“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推动交通运输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枫桥经验”历经60年发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宝贵经验。当前,我市交通运 ……略……
交通运输行业的稳定发展离不开高效的基层治理。当前,我市交通运输领域存在行业治理难点多、堵点堵的问题,如维修行业监管难、码头作业纠纷频发等。宁海梅林中队针对辖区码头作业纠纷和企业转运需求,推行“船小二”船员服务工作法,创新“固定服务站+流动服务队”模式,成立“交通之家”服务驿站和“梅林争锋”服务小分队,通过“船员说事”“海上夜谈”等议事载体,协助解决行业纠纷67件,实现“调处到船头,化解到码头,服务到人头”。这充分证明,“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基层站所从行业“末梢”转变为治理“前哨”,提升风险防控、协同监管能力,为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推进“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提质增效
(一)深化便民服务举措,打造群众满意交通
一是完善便民设施与服务流程。各基层站所要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便民窗口和利民设施建设。2025年,全市计划投入万元,新增便民窗口个,添置休息座椅、饮水机、充电设备等利民设施套。同时,优化业务办理流程,积极推广“一键办、异地办、自助办、掌上办”等便民应用方式。县交通运输站所通过开发“交通便民小程序”,实现违法处理、证件办理等12项业务线上办理,202x年线上业务办理量达件,占总业务量的%,大幅减少群众办事时间成本,这一经验值得全市推广。
二是强化志愿服务与矛盾调解。组建交通运输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普法宣传、政策咨询、出行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全年计划开展志愿服务场次,覆盖群众万人次。建立健全基层调解员队伍,加强与司法、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海曙五中队通过多部门联合机制,协同解决辖区企业“维修监管难”“联动难”“群众办事难”问题,202x年联合调解纠纷起,成功率达%。各站所要借鉴这一模式,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二)加强品牌矩阵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是培育特色品牌。各区县(市)要结合地域特点和行业需求,打造“一地一品牌”“一所一特色”。北仑春晓中队创设“春枫”纾困解难法治品牌,支撑春枫志愿服务队开展、矛盾调解、普法宣传等活动;海曙五中队以“乘枫破浪・一路曙光”品牌为引领,打造“曙光工作室”“曙说普法团”等子品牌。2025年,每个区县(市)至少培育1-2个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服务品牌,形成品牌集群效应。
二是推广典型经验。定期组织召开“枫桥式”基层站所建设经验交流会,通过现场观摩、案例分享、视频展播等方式,推广优秀站所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建立品牌宣传推广机制,利用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平台,广泛宣传品牌建设成果,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计划全年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次,媒体宣传报道篇,让“枫桥式”基层站所品牌深入人心。
(三)加快数字赋能升级,提升办案质效
一是加强硬件设施升级。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基层站所硬件设施迭代更新。2025年,全市计划投入万元,为基层站所配备智能记录仪、5G布控球、便携式检测设备等先进装备台(套)。建设数字化办案场所,实现全过程记录、数据实时上传与智能分析,确保过程规范透明。
二是深化数字场景应用。在数字场景中深度融入“枫桥元素”,拓展非现场领域。市交通运输行政队三大队、海曙五中队通过数智分析系统,精准预警高速出入口违法车辆,查处效率提升X%;宁海梅林中队在维修投诉领域运用“互联网+调处”模式,线上化解矛盾纠纷10余件。各站所要借鉴这些经验,探索创新“智治+”应用场景,如开发矛盾纠纷智能预警平台、涉企合规在线指导系统等,推动实现交通基层问题“一屏汇聚、分类解题、一体化治理”,全面提升办案质效和基层治理数字化水平。
三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