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前期“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成效,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下一阶段工作目标与重点任务,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工作合力,确保“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切实维护全区水上安全秩序与生态环境稳定。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区农业农村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公安局、区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镇(街道)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村“两委”代表、渔民代表。刚才,X镇、X街道和相关部门作了汇报发言,全面梳理了工作进展、分享了经验做法,同时也提出了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讲得非常全面、深入,我完全赞同,各单位要相互学借鉴,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实到位。下面,结合全区工作实际,我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维护水上交通安全角度看清理整治的必要性
“三无”船舶,即无船名船号、无船舶证书、无船籍港的船舶,因其缺乏规范管理,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因“三无”船舶引发的水上交通事故占比高达30%,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触目惊心。以202x年某沿海地区为例,一艘“三无”渔船因设备老化、船员缺乏专业技能,在恶劣天气下出海作业,最终导致船体倾覆,12名渔民失联,直接经济损失超千万元。我区 ……略…… 300余人次,排查村庄个、码头个、停泊点X处,更新完善工作排查台账,精准掌握辖区内船舶动态。通过排查,除已登记在册的219艘渔船外,暂未发现新增“三无”船舶,为后续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X镇通过发动群众举报,成功查获1艘隐藏在偏僻河湾的“三无”采砂船,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二)强化多方联动机制,形成联合治理合力
为提升整治工作效能,全区整合多部门力量,组建联合治理巡逻队。从农业农村、交通运输、公安、海洋渔业等部门抽调骨干力量,与派出所民警联合开展日常巡查工作。巡逻队采取“定点检查+动态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村庄、码头、重点水域进行全方位监管。同时,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工作,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张贴标语、现场讲解等形式,向群众普及“三无”船舶治理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群众对清理整治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截至目前,联合治理巡逻队累计开展巡查行动85次,出动车辆120台次、船艇35艘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2万余人次。通过宣传和巡查,部分船主主动配合拆解或补办手续,形成了良好的整治氛围。
(三)积极配合上级行动,推动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在“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中,全区严格按照市区工作要求,积极参与集中排查和安全检查行动。主动与市区相关部门对接,建立信息共享、联合机制,形成强大整治合力。在近期的联合行动中,配合区部门成功清理2艘“三无”船舶,对违法船主进行了严肃处理,起到了良好的震慑作用。同时,通过与上级部门协作,学先进地区整治经验,进一步完善了我区的整治工作方案和措施。例如,在借鉴X市“三无”船舶分类处置经验后,我区制定了“拆解一批、补办一批、规范一批”的分类整治策略,提高了整治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聚焦问题短板,清醒认识“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的薄弱环节
(一)排查工作存在盲区,部分“三无”船舶隐蔽性强
尽管前期开展了多轮排查,但受水域面积广、地形复杂等因素影响,排查工作仍存在盲区。部分“三无”船舶藏匿于偏僻河汊、废弃码头或芦苇荡中,不易被发现。例如,在某次“回头看”检查中,在X河一处废弃的养殖场附近发现1艘长期停靠的“三无”渔船,该船主利用周边植被掩护,逃避监管长达半年之久。,部分船主与人员“打游击战”,白天隐藏船舶,夜间进行非法作业,增加了排查难度。据初步估算,全区可能仍有5-10艘“三无”船舶未被排查发现,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二)联合机制有待完善,部门协作效率不高
在联合过程中,部门间存在职责交叉、沟通不畅等问题,导致效率不高。例如,在处理一起“三无”船舶非法采砂案件时,农业农村、交通运输、水利等部门因职责界定不清,出现相互推诿现象,致使案件处理延迟3天,引发群众不满。,各部门标准和流程存在差异,在证据收集、案件移送等环节衔接不紧密,影响了的连贯性和权威性。同时,联合行动缺乏常态化机制,多为临时性、突击性检查,难以形成持续有效的监管态势。
(三)群众参与度和政策知晓率仍需提升
虽然开展了大量宣传工作,但部分群众对“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渔民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三无”船舶不影响自身利益,甚至为违法船主提供掩护。在问卷调查中,仍有25%的群众不了解“三无”船舶的危害,15%的群众对整治政策存在误解。,宣传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以传统的发放资料、张贴标语为主,对年轻_和互联网用户的宣传效果不佳,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
(四)后续处置和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主要集中在排查和清理阶段,对已清理船舶的后续处置以及长效管理机制建设重视不足。已拆解的“三无”船舶废弃物处理不规范,存在随意堆放、污染环境的风险;部分补办手续的船舶后续监管不到位,存在违规的可能。同时,缺乏常态化的巡查和监管机制,容易出现“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例如,X街道曾在202x年清理3艘“三无”船舶,但因未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今年又发现1艘类似违规船舶。
四、强化工作举措,扎实推进“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一)深化排查整治,消除监管盲区
一是扩大排查范围。在现有排查基础上,重点对偏僻水域、废弃码头、养殖场周边等隐蔽区域进行“拉网式”排查,确保不留死角。组织无人机巡查队,对人工难以到达的区域进行空中巡查,提高排查效率和精准度。二是建立动态监测机制。利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等科技手段,对重点水域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及时发现“三无”船舶踪迹。同时,鼓励群众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举报线索,对有效举报人给予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回头看”行动。每季度对已排查区域进行复查,防止“三无”船舶死灰复燃。对排查出的“三无”船舶,按照“一船一档”要求建立详细台账,明确处置措施和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