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社区书记在全市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2025-07-11 10:29:01 妙笔智库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非常荣幸能有这个机会,代表XX社区在这里与大家交流基层社区治理创新的一些做法和体会。近年来,在的坚强领导下,在组织部、市民政局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们社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探索治理新模式、新路径,努力让社区更有温度、治理更有精度、服务更有力度。下面,我就XX社区的治理实践向大家作简要汇报。

  一、引领强根基,筑牢治理“压舱石”

  是基层治理的“定盘星”,只有把的领导贯穿社区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才能确保治理方向不偏、力度不减。我们始终坚持引领,以强化组织建设为抓手,不断夯实社区治理的坚实根基。

  (一)建强堡垒聚合力

  支部是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只有支部强起来,治理才能实起来。我们着力建强基层战斗堡垒,让旗在社区一线高高飘扬。一是规范支部建设,锻造过硬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日等制度,每月确定一个学主题,组织员集中学、集中研讨、集中实践。建立员积分管理制度,将参与社区治理、服务群众等情况纳入积分,年底根据积分情况评先评优,激发员参与热情。打造“员示范岗”“员责任区”,让员在社区治理中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二是强化班子建设,培育领航核心。坚持选优配强社区“两委”班子,通过“两推一选”等方式,把素质高、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的同志选进班子。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参加业务培训,邀请校老师、优秀社区授课,提升班子成员的政策水平和履职能力。建立班子成员包片联系制度,每人负责联系若干楼栋和居民,及时了解群众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完善阵地建设,构筑红色家园。投入资金对社区群服务中心进行升级改造,设置员活动室、议事厅、阅览室等功能区,为员群众提供学、议事、活动的场所。在各楼栋设立“红色驿站”,配备员志愿者,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等服务。打造“红色文化墙”,宣传的方针政策、社区员先进事迹,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

  (二)员带头作表率

  员是社区治理的“主力军”,只有员带头干,群众才能跟着干。我 ……略…… 优化服务流程,让群众少跑腿。梳理社区各项服务事项,编制服务指南,明确办理条件、所需材料、办理流程和时限。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将社保、医保、民政等服务事项集中到社区服务大厅办理,实现“一站式”服务。建立“一次性告知”制度,对群众办理业务所需材料一次性说清楚,避免群众多跑路。二是拓展服务内容,满足多样化需求。在做好基本公共服务的基础上,根据群众需求,增加家政服务、家电维修、快递代收等便民服务项目。与周边商家合作,推出“便民服务优惠卡”,让居民享受购物、餐饮等方面的优惠。设立“24小时自助服务站”,配备自助终端机,方便群众随时办理查询、缴费等业务。三是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体验感。开展“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对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_,提前预约时间上门办理业务。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线上平台,提供业务咨询、预约办理、结果查询等服务,实现“线上线下”无缝对接。设立“服务评价器”,让群众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不断改进服务工作。

  (二)特殊_倍关爱

  特殊_是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我们始终把他们的冷暖放在心上,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一是关爱老年人,守护幸福晚年。建立老年人信息档案,详细记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开展“银龄关爱”行动,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配备“一键呼叫器”,与社区服务中心、子女手机相连,确保老人遇到紧急情况能及时得到救助。定期组织老年人开展健康体检、健康讲座、文娱活动等,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二是帮扶残疾人,传递社会温暖。为残疾人建立帮扶台账,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提供康复训练、就业指导、生活照料等服务。协调相关部门为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申请补贴,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开展“助残日”活动,组织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理发、按摩、家电维修等服务,营造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三是呵护未成年人,助力健康成长。打造“儿童之家”,设置阅览室、活动室、心理咨询室等,为未成年人提供学、娱乐、心理疏导的场所。开展“四点半课堂”,组织志愿者为放学后的孩子辅导作业、开展兴趣活动。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安全教育、法治教育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

  (三)矛盾调解促和谐

  矛盾纠纷是影响社区和谐稳定的“绊脚石”,我们积极构建多元调解体系,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安宁。一是建立调解队伍,筑牢第一道防线。组建由社区干部、员、退休法官、律师等组成的调解队伍,定期进行业务培训,提升调解能力。在各网格设立调解点,由网格员担任调解员,及时发现和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小型纠纷。建立调解工作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调解员给予表彰奖励。二是创新调解方式,提高调解成功率。推行“情理法”相结合的调解方式,在调解过程中,既要讲法律、讲政策,又要讲感情、讲道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采用“背靠背”“面对面”等多种调解方法,根据不同的矛盾纠纷类型和当事人特点,灵活运用调解策略。建立“调解案例库”,总结成功调解经验,为调解员提供参考。三是联动多方力量,形成调解合力。与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复杂疑难矛盾纠纷,及时邀请相关部门参与调解。开展“警民联调”“律师进社区”等活动,为群众提供专业的法律指导和调解服务。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定期对社区矛盾纠纷进行排查,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

  (四)民生实事解难题

  民生实事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力加以解决,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一是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社区。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定期清理小区垃圾、杂草,规范车辆停放,整治乱贴乱画现象。对老旧小区的道路、下水道、路灯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改造,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增加小区绿化面积,种植花草树木,打造“口袋公园”“微绿地”,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二是保障公共安全,守护群众平安。加强小区安全防范,安装监控摄像头、门禁系统,实行24小时巡逻制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定期对小区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组织居民开展消防演练,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对小区周边的餐饮店、超市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群众饮食安全。三是解决停车难题,缓解出行压力。通过实地调研、征求意见,制定小区停车规划方案。在小区内划定停车位,规范停车秩序。协调周边单位、商场的停车场,实行错时共享停车,增加停车位供给。鼓励居民绿色出行,宣传推广共享单车、公共交通等出行方式。

  三、多元共治聚智慧,激活治理“新动能”

  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我们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多元共治格局,让社区治理更具活力、更有效率。

  (一)居民自治显活力

  居民是社区的主人,只有激发居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热情,才能实现社区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一是健全自治组织,搭建参与平台。成立业主委员会、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明确各组织的职责和议事规则,让居民通过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定期召开自治组织会议,讨论社区事务,提出意见建议,形成自治决议。支持自治组织开展活动,为其提供必要的场地、资金等支持。二是开展自治活动,提升参与能力。组织居民开展“社区治理大家谈”“我为社区献一策”等活动,鼓励居民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开展“最美楼栋”“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激发居民的集体荣誉感和参与热情。组织居民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公益服务等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治能力。三是完善自治机制,保障自治成效。建立自治章程和公约,规范居民的行为,明确居民的权利和义务。实行自治事务公开制度,及时公布自治组织的工作情况、财务收支等信息,接受居民监督。建立自治考核评价机制,对自治组织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激励其更好地履行职责。

  (二)社会组织齐参与

  社会组织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我们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一是培育本土社会组织,增强服务能力。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业务指导等方式,培育发展社区志愿者协会、文艺团体、公益服务组织等本土社会组织。为社会组织提供办公场地、培训交流等服务,帮助其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初创期的社会组织提供孵化培育服务。二是引入专业社会组织,提升服务质量。根据社区需求,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提供养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心理健康服务等专业服务。与社会组织签订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考核办法,加强对服务过程的监督管理。建立社会组织评估机制,对社会组织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优胜劣汰。三是引导社会组织联动,形成服务合力。组织社会组织开展交流合作活动,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区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如社区文化节、环境整治等,形成工作合力。建立社会组织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了解需求,改进服务。

  (三)驻区单位共联动

  驻区单位是社区治理的“近邻”,我们积极推动驻区单位与社区共建共享,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一是建立共建机制,搭建合作平台。与驻区单位签订共建协议,明确共建目标、共建内容和双方责任。定期召开共建联席会议,通报社区和驻区单位的工作情况,研究解决共建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共建工作台账,记录共建活动开展情况和成效。二是整合资源共享,实现互利共赢。推动驻区单位向社区开放内部资源,如停车场、活动室、图书馆等,为居民提供便利。社区为驻区单位提供政策宣传、环境维护、矛盾调解等服务,帮助驻区单位解决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