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5-09-04 09:37:23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在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省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全面启动2025年我市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省级监测工作,安排部署监测任务,明确工作要求,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监测目标。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市疾控中心负责人及相关业务骨干,各区县卫生健康局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疾控中心负责人,省级监测点所在街道/镇负责人。刚才,市疾控中心就监测工作技术方案作了汇报发言,X区、X区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同意,大家一定要落实好。下面,结合工作实际,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健康素养监测工作的战略意义

  健康素养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健康水平、医疗卫生服务成效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效果的核心依据。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素养监测,不仅是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工作部署的任务,更是掌握我市居民健康状况、制定科学健康策略的现实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已被纳入国家重要发展指标,要求到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30%。也将健康素养提升作为健康X省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次强调要健全覆盖全省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我们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开展健康素养监测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覆盖全国的健康素养监测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每年组织开展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工作,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调 ……略…… 关键环节,全面落实监测工作各项任务

  本次健康素养省级监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涉及X区、X区共10个街道/镇,计划对不少于900户家庭开展入户调查,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各相关单位要严格按照监测方案要求,聚焦抽样、调查、数据处理等关键环节,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一)科学规范做好抽样工作

  抽样是监测工作的基础,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的《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统计调查制度》明确规定,健康素养监测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确保样本的科学性和代表性。我市本次监测将严格遵循这一原则,科学选定监测点和调查对象。一是严格按照城乡分层,采用与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样方法(PPS法),在X区、X区各随机抽取5个街道/镇作为监测点,确保城乡兼顾、分布合理。二是在每个抽中的街道/镇内,使用PPS法随机抽取2个社区(村),社区(村)的选取要充分考虑人口规模,对家庭户数超过1500户的社区(村)先进行分片,对不足750户的则与相邻社区(村)合并,确保每个抽样单元家庭户总数在750~1500户之间。三是在每个社区(村)内随机抽取60个家庭户,采用KISH表方法在每个家庭户内随机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直到完成40份有效调查为止。各监测点要严格按照抽样方案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抽样方法或替换调查对象,确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的,必须报市监测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确保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不受影响。

  (二)严格细致开展入户调查

  入户调查是获取监测数据的关键环节,调查质量直接决定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各相关单位要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确保调查工作高质量推进。一是明确调查内容和方法。本次调查将使用全国统一的《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围绕基本健康知识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三大核心板块展开,涵盖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等六类健康问题素养。调查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式进行,问卷原则上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对不能独立完成填写的调查对象,由调查员按照统一要求进行询问并记录答案。二是规范调查行为。调查员要严格遵守“被调查监测对象知情同意原则”“亲自应答原则”“忠实原意适当解释原则”和“b_m原则”,不得使用诱导性或暗示性语言,不得随意解释问卷内容,确保调查对象表达真实想法。对于文化水平较低或存在语言障碍的调查对象,可作适当解释,但解释必须忠于原意,不得改变问题本质。三是做好调查准备。各监测点要提前与社区(村)委会沟通协调,取得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配合,提前通知调查对象做好准备。调查员要携带调查所需用品,包括调查问卷、调查证件、礼品等,着装整洁、态度亲和,树立专业形象。四是把握时间节点。根据工作安排,现场入户调查将于7月31日前完成,时间紧任务重,各监测点要合理安排进度,确保按时完成调查任务,为后续数据处理和省级复核评估留出充足时间。

  (三)精准高效完成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监测工作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监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数据收集、录入、审核、分析全流程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有效。一是规范数据收集整理。调查员要当场核对问卷,确保问卷填写完整、无遗漏、无错误,对当天完成的问卷要及时交质控员审核。质控员要对问卷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重点检查问卷的完整性、逻辑性和真实性,对不合格问卷要及时退回补充或重新调查。二是实行数据双录入制度。市疾控中心要组织专业人员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录入,采用双录入方式,即由两名录入员分别录入同一问卷数据,然后通过软件进行比对校验,确保录入数据的准确性。三是加强数据清理分析。录入完成后,要使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清理和逻辑校验,对异常值、缺失值进行合理处理,对数据分布特征进行初步分析,为后续撰写监测报告奠定基础。四是做好数据安全管理。要严格遵守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建立数据访问权限制度,对涉及个人隐私的调查数据进行严格b_m,不得擅自泄露或用于其他用途。数据存储和传输要采取加密措施,防止数据丢失或被非法获取,确保数据安全万无一失。

  三、强化质量_,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

  质量是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只有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各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全流程质量控制体系,从人员培训、现场调查到数据审核,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筑牢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防线。

  (一)健全质控体系建设

  建立市、区(县)、街道(镇)三级质量控制网络,形成“市级统筹、区县主责、街道(镇)落实”的质控工作格局。一是成立市级质控专家组,由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抽调健康教育、流行病学、统计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负责全市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评估。二是各区县要组建质控工作小组,由区县卫生健康局分管领导任组长,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为成员,负责本辖区监测工作的日常质量控制。三是各监测点要设立专职质控员,对调查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各级质控组织要明确职责分工,建立工作台账,定期召开质控工作会议,通报质控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要建立质控工作责任制,将质控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对因质控不力导致数据质量问题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要建立质控信息反馈机制,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调查员,督促其及时整改,形成“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

  (二)加强人员培训考核

  调查人员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调查质量,必须加强培训和考核,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的调查队伍。一是开展全员培训。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市疾控中心已组织开展健康素养监测技术专题培训,各区县要结合实际开展二次培训,确保每位调查员和质控员都熟悉监测方案、问卷内容和调查技巧。培训内容应包括监测目的意义、抽样方法、问卷内容及填写要求、调查技巧、质量控制方法、数据录入规范等。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理论授课 ……

预览结束,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