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全市电动自行车治理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问题,部署下一阶段全链条治理重点任务,推动治理工作走深走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市市场监管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工信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区)分管领导,以及部分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代表。刚才,X区市场监管局、X县公安局分别作了汇报发言,讲得都很具体、很到位,提出的措施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单位认真学借鉴,抓好贯彻落实。下面,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全链条治理的重要意义
(一)从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强化责任担当
电动自行车作为群众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近年来,随着我市电动自行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因 ……略…… 全市已组织新国标专题培训场次,参与人员达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但对比全市万辆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宣传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接下来,要在区、县等人口密集区域增设宣传站点,利用社区公告栏、电梯显示屏等载体持续投放政策图解和安全警示视频。例如,街道可联合社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进小区”活动,通过现场讲解、案例展示、发放手册等方式,向居民普及新国标要求和违规改装的危害。二是抓住重点对象精准宣贯。针对电动自行车区域代理商、规模较大的经销门店等“关键少数”,要加大行政约谈和上门指导力度。今年以来,全市已约谈重点代理商家,发放宣传单页份,但仍有%的门店未落实进货查验制度。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要建立“一对一”联系机制,督促代理商签订《合规经营承诺书》,指导门店在醒目位置张贴新国标技术参数和禁止改装提示牌,从源头杜绝非标车辆流入市场。
(二)严抓过程监管,提升质量_效能
一是实施“靶向式”动态监管。要持续摸排监管底数,建立完善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台账。今年以来,全市已完成家销售门店监督检查,排查整改隐患问题个,但部分县区仍存在底数不清、监管盲区等问题。例如,县镇尚有家无证无照门店未纳入监管范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接下来,要组织开展“拉网式”排查,对未取得营业执照的门店依法予以取缔,对存在违规改装行为的门店责令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予以查处。二是创新“预防式”监管手段。要加强电商平台监测,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监管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已筛查电商平台商铺家,下架非标车辆台,但网络销售监管仍存在滞后性。可借鉴区的经验,开发“电动自行车网络交易监测系统”,通过关键词抓取、图像识别等技术,实时监控平台销售行为,对涉嫌销售非标车辆的商铺及时采取下架、约谈等措施。三是开展“穿透式”检查。要加大抽检和处罚力度,形成强大震慑。今年以来,全市已部署抽检整车及配件批次,立案查处违法案件起,罚没款万元,但对比周边城市,我市的力度仍有提升空间。例如,市今年已查处违法案件起,罚没款达万元。下一步,要聚焦非法改装、销售非标车辆等重点违法行为,开展“铁拳行动”,对典型案件进行公开曝光,形成“查处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
(三)回应民生关切,推进综合治理创新
一是加快智慧化监管平台建设。推进电动自行车智能阻车系统安装是防范充电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目前,全市已完成万台电梯加装智能阻车系统,阻止违规上楼充电万次,但仍有X%的老旧小区未完成改造。区可先行试点,联合物业企业和技术公司,对个老旧小区的电梯进行智能化改造,通过AI摄像头识别电动自行车,自动触发警报并阻止电梯运行。同时,要建立全市统一的电动自行车管理数据库,整合生产、销售、登记、违法等信息,实现全链条追溯管理。二是推进透明化监管机制。要规范充电设施运营单位明码标价,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今年以来,全市已发放明码标价模板份,检查运营单位家次,但仍有家单位存在标价不规范问题。市场监管部门要开展专项整治,对未按规定标价的单位依法予以处罚,并通过媒体公示“红黑榜”,倒逼企业规范经营。三是提升便民化服务水平。全市家免费检测点已为群众提供检测服务次,但覆盖率仍需提高。要在县X镇、区街道等电动车集中区域增设检测点,延长服务时间,为群众提供电池安全、刹车性能等免费检测项目。同时,可联合企业开展“以旧换新”活动,引导群众淘汰非标车辆,置换符合新国标的车型。
三、强化责任落实,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一)压实属地管理责任,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各县(区)要把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治理纳入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分管负责同志要靠前指挥、狠抓落实。要建立“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上一篇:在村级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