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轻罪治理工作推进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_法治思想,全面总结我县前期轻罪治理工作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强化举措,持续深化“加减乘除”工作法,推动轻罪治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乡镇(街道)政法委员,以及基层司法所、派出所代表。刚才,X县检察院、X乡镇作了汇报发言,分享了在轻罪治理中的创新做法和实际成效,讲得很全面、很具体,我都同意。大家要认真学习借鉴,结合实际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全县工作实际,讲四点意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轻罪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从推进法治建设维度,把握轻罪治理的时代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呈现“轻罪化”趋势。数据显示,自《刑法修正案(八)》以来,新增轻罪罪名达个,轻罪案件在刑事an件中的占比逐年上升,目前全国轻罪案件占比已超过%。在我县,202x-202x年期间,轻罪案件(危险驾驶、盗 ……略…… 024年因线索移送不及时导致案件超期办理的情况达起。此外,在公开听证环节,部分乡镇(街道)对参与听证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听证程序流于形式,未能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据统计,全县轻罪案件公开听证中,邀请基层组织代表参与的比例仅为%,影响了听证的公信力和实际效果。
(二)治理手段创新不足,信息化水平较低
虽然我县探索了“加减乘除”工作法,但在具体实践中,部分措施仍依赖传统方式,缺乏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支撑。例如,在案件繁简分流方面,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筛选,效率低且存在主观性,导致部分简案未能及时分流至专门办案组,影响办案质效。同时,在普法宣传环节,仍以传统的横幅、传单等方式为主,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据调查,全县仅有X%的群众通过新媒体平台了解轻罪治理政策,普法效果与群众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基层治理能力薄弱,源头预防效果不明显
基层是轻罪治理的“前沿阵地”,但当前部分乡镇(街道)、村(社区)存在治理能力不足、矛盾排查不及时等问题。例如,在一些农村地区,因土地纠纷、邻里矛盾引发的轻微违法案件时有发生,而基层组织未能及时介入调解,导致矛盾升级。202x年,全县因基层调解缺位引发的轻罪案件占比达X%。此外,部分法律监督联络员业务能力不足,对轻罪治理政策理解不深,难以有效发挥矛盾化解和普法宣传作用,制约了诉源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面深化轻罪治理工作创新实践
(一)强化综合履职,在“加法”中提升治理质效
一是深化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作用,对轻罪案件提前介入,从证据收集、事实认定等环节严格把关。202x年,我县通过提前介入轻罪案件件,引导侦查机关补充证据份,有效提升了案件办理质量。二是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建立“一案一评估”机制,综合考量犯罪情节、悔罪表现等因素,对无继续羁押必要的嫌疑人及时变更强制措施。例如,在办理X起盗窃案件时,检察机关经审查发现嫌疑人系初犯、偶犯且积极退赃,依法对其变更为取保候审,既保障了诉讼顺利进行,又减少了司法资源浪费。三是推动“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加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检察的协同联动,对轻罪案件中涉及的民事赔偿、行政违法等问题同步监督,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二)落实宽严相济,在“减法”中优化司法资源
一是细化案件繁简分流标准。修订《刑事an件繁简分流实施办法》,将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类常见轻罪案件纳入简案范围,并明确自动轮案规则。202x年,我县简案办案组平均办案周期缩短至天,较普通案件提速X%。二是大胆适用出罪条款。对情节显著轻微的轻罪案件,依法作出不捕、不诉决定。例如,在处理起未成年人因口角引发的轻微斗殴案件时,检察机关综合考量其系初犯、未造成实际伤害且主动赔礼道歉等情节,依据《刑法》第十三条作出不起诉决定,既体现了法律威严,又给予未成年人改过自新的机会。三是规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建立量刑协商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确保量刑建议的公开透明。202x年,我县认罪认罚案件适用率达%,量刑建议采纳率达X%,有效提升了司法效率和当事人服判息诉率。
(三)推进多方联动,在“乘法”中凝聚治理合力
一是完善公开听证机制。制定《轻罪案件公开听证实施细则》,明确听证员选任、程序规范等要求。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基层群众等组成多元化听证队伍,实现“一案一策”精准听证。例如,在起非法狩猎案件听证中,邀请林业专家、村民代表参与,既增强了听证专业性,又获得了群众认可。二是深化行刑反向衔接。建立“行刑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数据实时互通。2025年计划推动个行政执法部门接入平台,确保案件线索及时移送、高效办理。同时,编制《行刑反向衔接办案指引》,规范案件移送标准和流程,提升衔接工作的规范化水平。三是构建社会支持体系。联合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为轻罪案件当事人提供心理疏导、就业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例如,针对因家庭矛盾引发的轻罪案件,协调妇联开展家庭关系调解,202x年成功化解家庭矛盾X起,有效预防了案件复发。
(四)坚持诉源治理,在“除法”中化解矛盾风险
一是织密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