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会议安排,现将县综合局2025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工作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汇报如下,恳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
一、提高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全系统动员部署暑期治理任务
今年是“双减”政策深化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校外培训治理从“治乱”向“提质”转型的攻坚之年。暑期作为校外培训的“黄金期”,既是违规培训的“易发期”,也是群众反映问题的“集中期”。县委、高度重视,将暑期校外培训治理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县委李XX同志在6月28日全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明确要求:“要以‘零容忍’态度严打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以‘钉钉子’精神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为贯彻落实县委、决策部署,县综合局组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各大队负责人为成员的暑期治理工作专班 ……略…… 楼宇、托管机构等“隐蔽场所”开展拉网式排查;另一方面,发动社区网格员、学校教师担任“信息员”,通过“随手拍”小程序实时上报可疑线索。7月15日,接群众举报“某小区3单元201室夜间组织初中生补课”,队员迅速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突击检查,现场发现1名无资质教师正在组织15名学生补数学,当场责令停止培训,退还学费1.2万元,并对组织者依法处以20xx元罚款。截至8月17日,共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10起,较去年同期下降65%,群众举报量同比减少42%。
(二)规范非学科类培训,严守“安全底线”与“内容红线”
针对非学科类培训存在的“超纲教学”“收费混乱”“安全隐患”等问题,我们分类制定监管标准:在安全方面,重点检查场地消防设施、疏散通道、监控设备等,联合消防大队开展“消防体检”专项行动,对12家存在灭火器过期、安全出口堵塞等问题的机构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限期整改;在内容方面,联合教育部门组建5人“学科鉴定小组”,对书法、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进行“合规性审查”,防止变相开展学科培训;在收费方面,推动“预付费资金监管”全覆盖,要求机构将学费存入专用监管账户,按课时或进度分批划转,目前已有27家非学科类机构完成监管账户签约,涉及预收学费120余万元,有效防范“卷款跑路”风险。7月28日,检查发现某艺术培训机构以“国学启蒙”为名组织小学生背诵《论语》《诗经》,经鉴定属于超纲教学,我们当场要求机构调整课程,并对其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
(三)强化协作,提升问题处置效能
为解决“多头”“重复检查”问题,我们建立“综合+专业”协同机制:由综合局统筹协调,教育部门负责学科类培训认定,市场监管部门负责价格、广告监管,公安部门负责治安管理,形成“一次检查、全面覆盖”的工作模式。例如,8月5日,联合检查组在对某体育培训机构检查时,同步核查了营业执照、消防验收、教练资质及收费情况,一次性指出“未公示收费标准”“部分教练无健康证”2类问题,避免机构“反复迎检”。同时,推行“首违不罚+柔性”,对轻微违规行为(如宣传标语不规范、档案整理不完整)下达《行政指导书》,指导其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情节严重的机构,依法顶格处罚并公开曝光。暑期以来,共下达《行政指导书》18份,约谈机构负责人9人次,公开曝光典型案例4起,有效提升了公信力。
(四)畅通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设立暑期校外培训治理“专线电话”(XXX)和“网络留言板”,实行“24小时接听、当日转办、3日反馈”工作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要求人员1小时内到达现场核查,确属违规的立即查处,属误解的耐心解释。7月30日,有家长反映“某托管班变相开展英语培训”,人员15分钟内赶到现场,通过查看教材、询问学生,确认该机构以“趣味英语角”为名组织学科培训,当场责令停止并退还费用,当日下午向家长反馈处理结果,家长特意发来感谢短信:“效率高,孩子负担轻了,我们家长放心了!”截至8月17日,共受理群众诉求56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度达98.7%。
三、坚持标本兼治,注重长效常治,推动校外培训治理走深走实
尽管暑期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校外培训市场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一是部分非学科类机构师资力量薄弱,个别书法、编程教师无相关资质;二是少数乡镇地区监管力量不足,存在“盲区”“漏洞”;三是家长对“素质教育”的需求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