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农村河道生态治理暨河长制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总结我市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和河长制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形成幸福河湖建设新格局。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各县(区)分管负责同志、市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以及部分民间河长代表。刚才,X区、X县作了汇报发言,全面介绍了当地在河道治理和河长制落实中的创新做法与实际成效,讲得都很具体、很有针对性,我完全同意,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借鉴,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下面,结合我市工作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以更高站位把握农村河道生态治理与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深刻领会新要求,把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脉搏
的以来,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_多次强调,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河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有能”转变。从国家层面看,《“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明确要求加强农村河道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水生态环境;江苏省出台《关于全面推行 ……略…… ,周边群众反映强烈。202x年,当地投入万元,清淤河道公里,拆除违规建筑处,建设生态驳岸公里,如今河水清澈、绿树成荫,成为群众休闲散步的好去处,这充分说明抓好河道治理是顺应民心、改善民生的重要工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农村河道生态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让广大农民群众在良好水生态环境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二、坚持目标导向,以更实举措推进幸福河湖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一)紧扣节点任务,科学制定治理规划
1.明确阶段目标,细化时间节点
要围绕“十四五”期末全市农村河道生态治理率达到X%、幸福河湖覆盖率达到X%的总体目标,将任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区域。2025年,重点完成条骨干河道、个乡镇的河道综合治理,确保年底前%的试点项目通过验收。各县(区)要在202x年12月底前完成辖区内河道现状普查,建立“一河一档”,明确治理优先级,形成时间表、路线图。例如,县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202x年治理河道公里,202x年治理公里,2025年实现全县农村河道治理全覆盖,这种分阶段推进的做法值得推广。
2.强化规划引领,注重统筹协调
治理规划要与国土空间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水系规划等相衔接,避免重复建设。重点考虑流域性河道与区域性河道的联动治理,例如市在治理河时,统筹上下游、左右岸,联合县、区制定统一规划,投入资金亿元,同步实施清淤、截污、生态修复工程,使河道水质年均提升个等级,这种跨区域协同治理模式有效解决了“各自为战”的问题。同时,要注重河道功能复合利用,在满足防洪、灌溉需求的基础上,融入生态、景观、文化元素,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
(二)统筹推进治理,提升综合整治质效
1.突出问题导向,实施分类治理
针对不同河道的问题症结,采取差异化治理措施。对淤积严重的河道,重点开展清淤疏浚,202x年我市已完成清淤万立方米,增加蓄水量万立方米;对污染较重的河道,强化截污控源,取缔非法排污口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座;对生态退化的河道,实施水生植物种植、生态驳岸建设等措施,区在河种植芦苇、睡莲等水生植物万平方米,构建了完整的水生态系统,使河道自净能力提升%。
2.整合项目资源,形成治理合力
统筹整合水利、环保、农业、自然资源等部门的项目资金,避免“撒胡椒面”式投入。例如,县将农村河道治理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202x年整合资金亿元,治理河道公里,同步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处,既改善了水环境,又提高了农业生产条件,实现了“一河多用”。同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治理,市通过PPP模式吸引企业投资亿元参与河治理,形成了主导、市场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因河施策创新,挖掘特色发展路径
1.推行民间河长,激发全民治水活力
在现有行政河长体系基础上,广泛吸纳乡贤、退休干部、志愿者等担任民间河长,建立“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协同治水模式。截至202x年11月,我市已发展民间河长名,开展巡查万次,发现并解决问题个。镇退休教师自发担任河民间河长,每天巡查河道,劝阻垃圾倾倒行为X余次,带动周边群众参与护河,使河道环境明显改善。要建立民间河长培训、考核、激励机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调动其积极性。
2.深挖河湖文化,打造特色生态品牌
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河道历史典故、民俗风情,赋予河湖文化内涵。区在治理河时,发现该河是古代漕运重要通道,沿岸留存有处历史遗迹,于是投资万元进行修复,建设漕运文化展示馆,打造“文化+生态”示范河道,年接待游客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万元。各地要因地制宜,将河道治理与文化传承、旅游开发相结合,培育“一河一景一文化”的特色品牌,提升河湖综合价值。
三、强化措施保障,以更优机制凝聚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强大合力
(一)坚持整体联动,构建协同治理格局
1.压实各级责任,强化组织保障
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各级河长要切实履行“管、治、保”职责,市级河长每季度至少巡河次,县级河长每月至少巡河次,乡级河长每周至少巡河次,村级河长每天至少巡河次,并做好巡河记录。建立河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协调解决跨区域、跨部门的治理难题。市建立了“河长+检察长+警长”联动机制,202x年联合查处涉水违法案件起,形成了司法保护与行政监管的合力,这种做法要在全市推广。
2.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闭环
水利部门要牵头做好河道治理规划、项目实施;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强水质监测、污染防治;农业农村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