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村按照“强党建 促治理 树品牌”工作思路,通过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与农产品深加工,并积极引入博士农场和科技小院,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村民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均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村庄面貌焕然一新。获评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XX文明村镇、XX市民主法治示范村、XX市先进村委会等诸多荣誉。
强化党建引领,以为民服务为宗旨打造一支过硬队伍。村党支部总结出“群众看党员,党员看支部,支部建设靠制度”的党建思路,从三方面入手打造一支为民服务的过硬队伍。凝聚班子力量。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争快实好稳”的要求,逢旗必夺、逢先必争逢奖必拿,提升队伍的精气神。两委内部定下规矩,每项任务必须在全镇前三名 ……略…… 会,并征求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意见,制定了XX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着眼于长远、从小处发力,通过打造产业文化墙、升级小公园、重修后小河、统一围栏样式、房前屋后绿化养护等举措,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丰富了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将XX村一步步建设成了花草掩映田舍、小河环绕村庄的美丽乡村。道德润村,维护和谐氛围。面对村中老年人较多的现状,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探索“老有所养”的互助养老新模式,运用积分管理模式引导志愿者开展养老服务,提升志愿者服务积极性,让“老老人”生活更有保障。成立“慈孝堂”老年驿站,改善老年人的生活条件,第一届红薯文化节上更是以“孝老·敬老·爱老”为主题,邀请村内100名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品尝红薯养生宴。为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发放早餐、3元吃午餐。在尊老的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增强村民凝聚力,形成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文化兴村,加强文明建设。通过走访对村庄历史了解较多的村民、征集村史故事、搜寻史料证据,挖掘传承千年的村庄历史,并将村内辽代古建筑建设为村史馆,提升村民对村庄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群服务中心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村民健身活动、红薯运动会、亲子DIY手工活动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移风易俗工作,倡导文明新风尚,抵制封建迷信和不良习俗。通过多方面举措,强化新时代文明理念,打造村庄文化名片。
发挥品牌聚力,以共同致富为目标塑造一块金字招牌。依托智力资源,强化科技赋能。积极携手XX农学院共建科技小院,引入前沿红薯种植技术,强化技术培训,引领村民迈向科学种植新篇章。率先建立了两个博士农场及XX地区独有的红薯脱毒种苗实验室,实现了技术难题的本地化解,既推动了科研成果转化,又精准对接了农户对高质量种苗的迫切需求。自202x年科技小院成立以来繁育的340万脱毒种苗,将种苗成活率从从90%提升至98%,可带动种植农户人均年增收4000余元。通过技术创新引领、管理模式优化及科学种植方法的全面推广,红薯亩产量从昔日的1000斤到发展产业后的3000斤,再到如今科技加持下的5300斤,实现了“三级跳”式的飞跃。科技赋能不仅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深化产业融合,打造特色产业体系。不断迭代升级深加工产品的包装设计、口感、特色、营养价值等一系列指标,形成酸辣粉、红薯片、手工红薯干、红薯酒、红薯叶茶、红薯淀粉、纯手工红薯粉条的特色产品体系,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打造传统手工漏粉展示体验园,带领游客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瓢式漏粉。建设小红薯农场、红薯主题民宿,并组织海淀双榆树中心小学360名师生在小红薯农场开展挖红薯、掐红薯尖、拓展等研学活动。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深入挖掘传承300年的红薯种植历史文化,成功注册了“XX”“醉薯贤王”“贤王粉庄”“薯贤王”“怡亲贤王”等多个品牌商标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