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坚持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XX县聚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主线,紧扣“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六美四宜’行动”安排部署,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三大行动”为抓手,创新推进“3X3”工作模式,强阵地、旺产业、兴人才、优治理,以高质量党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一、坚持“三级联动”聚合成力,激扬组织优势
县委将“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六美四宜’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推动县乡村“三级书记”齐抓共管,形成权责分解落实、层层传导压力的工作矩阵,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
县委把向,建好“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统筹调度,县委农办协调抓总,一办六专班跟进落实,部门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加强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推动重点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制定《XX县党 ……略…… 地”凝聚“大民心”服务“大民生”。集中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工作,确定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1个,严格落实“4个1”整顿措施,确定9名县领导“联村整顿”、11名乡镇领导“包村整顿”、11名驻村第一书记“助村整顿”、14个市县结对帮扶单位“帮村整顿”,筑牢筑强推进“六美四宜”专项行动战斗堡垒。
人才下沉“聚能”,专业化锻造“主力军”。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充实后备力量人才库906人;建立“党校课堂+教育基地+实践体验”培训体系,举办农村“领头雁”培训、干部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等班次26个、覆盖1488人次;开展“党员进党校”活动349期、覆盖20xx1人次,着力打造一支敢闯敢干、务实奉献的实干“尖兵”。用活省校合作“金钥匙”,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与XX农业大学共建“科技小院”,打造“太行云牛”网红产品,提升特色农畜产品附加值;柔性引进“国家岐黄学者”XX专家团队,让山区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名中医服务。引深组工干部联系点制度,全方位、近距离知事识人,掌握发现优秀干部60余名,让想担当者有平台、敢担当者有舞台、善担当者有擂台。
制度下沉“赋能”,服务化织密“保障网”。完善《乡村职责清单》《乡村干部任务清单》等,健全村干部坐班值班、村级组织向村党组织报告等制度,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民主议事制度,建立由村干部、在村党员、网格员组成的代办服务队,实行“问事、受理、代办、回复、建档”闭环机制,代办服务2573件、纾困解难1627件,让村干部“坐”在实处、“办”出成效。399名驻村干部在农村一线真蹲实驻、真帮实扶,累计投入、引进帮扶资金3204.55万元,助销农副产品348.84万元,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874件,做到驻村更助村、真心促振兴。
三、坚持“三大工程”固本强基,展现组织作为
县委坚持以党建为核、共治为要、产业为先、服务为本,实施集体经济提质、乡风文明提优、基层治理提效“三大工程”,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优势,把经济发展活力转化为乡村发展动力,把各类社会资源转化为乡村服务实力。
实施“集体经济提质”工程,做强乡村特色产业文章。健全完善党组织引领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等机制,建立“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模式,深挖乡村特色优势,培育“庭院经济”“作坊经济”“民宿经济”“避暑经济”等特色产业,打造康养、酿造、养牛3大专业镇,推动白仁木耳、翟家庄平菇等13个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聚焦“牛郎织女文化之乡”和“避暑旅游目的地”国字号招牌,以牛郎织女文化园为中心,深度挖掘“喜文化”,开发婚俗体验馆、婚礼旅拍等项目,打造网红爱情打卡地,叫响“牛郎织女、夏养XX、太行山水”XX品牌。全县17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5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全部突破10万元。
实施“乡风文明提优”工程,做靓人居环境整治文章。各乡镇在216个基础网格的基础上,细化微网格1734个,确定党员中心户2638个,配备网格长176名、网格员216名、网格辅助员128名、微网格员1734名,构建“乡镇党委—村党组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