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关于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报告

2025-02-26 20:02:27 妙笔智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要振兴,关键是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乡村振兴工作部署,调研组走访了一些县区,与基层干部、能人大户、村民代表等进行了交流。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经验

  (一)坚持“形”“神”兼备,构筑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堡垒。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各级基层党组织致力于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相比十多年前下村调研所见,如今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党群服务中心等“硬件”水平普遍规范提升,乡村的现代气息更浓了。村“两委”队伍也是精神抖擞,大家普遍反映,现在工资收入提高了不少,还有一些地方为村干部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村支部书记们反映,通过村干部学历“8090”计划,各村基本都有大专生甚至本科生的干部,还有不少年轻人通过第一书记、帮促工作队、“定制村干”、“兴村特岗 ……略…… 理更要懂经营。某村破除了“种地不赚钱”的观念,踏踏实实“把地种好”,流转集体土地同大户合作种植茨菇、发展“四旁经济”、庭院经济,近三年来村集体收入每年增长30%;而相邻的村收入来源只有固定的土地流转服务费,一些村民对于村级债务增多的担忧,也让村干部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上偏于保守。乡镇党委书记表示,如果村支部书记的思想不解放,不愿意也不敢去尝试新模式新业态,这样下去只会是越来越接近发展的“天花板”。当前我省正在开展经济薄弱村提升行动,各地各显神通、百花齐放,有的依托良好生态成立旅游公司增收,有的帮助辖区企业推销涉农产品、环保设施等提成增收,有的与中小学合作开办校外“农场”增收,有的成立物业公司服务城区企业增收,等等。但对大多数没有禀赋优势的传统农业村而言,发展稻麦种植是解决“0”到“1”问题的务实路径。一些县支持村集体承包农民土地种植作物,稻麦两季亩均净收入500元左右,202x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已超90万,净收入超过30万的村有100多个,净收入超过100万的村达到14个。客观地看,村一级党组织掌握的资源普遍较少且分布不均,一些地方没有产业基础、没有特色资源、没有收入来源,自我“造血”能力确实有限。笔者访谈了几位长期扎根农村工作的镇党委书记,他们认为,大部分村能利用的资源太少了,平均也就两三千亩地、几十万的村收入,培育一条生产、加工、销售完善的产业链条,绝不是一个村甚至一个镇能做起来的,需要在县级层面整合资金、土地等要素,才能把“土地规模化流转、村集体自主经营”走通走实。

  (三)坚持“内”“外”兼修,让农民过上与时代同步的美好生活。近年来,各地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群众生活品质得到持续提升。一是农村的基础设施更好了,笔者在调研中注意到,我省打造了一批时代特色鲜明、社会影响广泛的红色资源村,近年来新建了“一站式、集约化、共享型”的乡村党群服务综合体,着力打造“网红直播村”,推进“快递进村、产品出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大增强。二是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更好了,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服务实现了全覆盖,村卫生室基本都由乡镇卫生院领办,标准化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达到了236家,甚至在一些省际毗邻地区,邻省的村民也都来这里看病开药。三是村民的精神面貌更好了,村史馆、农博馆等场所成为村里的“标配”,在扬州市广陵区,每个村的党群服务中心都能看到身高体重仪、血压仪、血糖仪“健康三件套”和按摩椅、台球桌、乒乓球桌“文体三件套”,楼前普遍有小广场、篮球场,村民们晚间都在这里活动,有什么诉求也愿意来这里反映。

  二、新时代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工作建议

  (一)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将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领导,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把村级自治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组织、各类社会组织等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从自治的角度,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提升村民自治主体意识,提高村民参与自治活动的积极性,并规范和引导自治工作的开展。从法治的角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当将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贯穿乡村治理各环节,推动乡村治理规范化、公开化、透明化,大力推进法治乡村建设。从德治的角度,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赓续,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养品行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