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2024年基层党校工作交流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5-02-26 20:05:42 妙笔智库

   同志们:

  基层党校要始终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基层党校教学改革直接影响基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效果,影响党校的高质量发展。当前,基层党校教学改革仍存在着一些矛盾,如供与需的矛盾、教与学的矛盾、工与学的矛盾、学与用的矛盾等,必须加以有效化解。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强化教学供给,化解供需矛盾

  党校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要有效破解“供给”和“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要增加适需的、有效的、高质量的教学供给,使得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和满足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

  做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办学质量是党校安身立命之本。首先,加强教学质量管理。教学质量管理要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加大对教师开发新课、新专题奖励力度,把精品课程打造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挂钩,相应给予全面奖励。严格教学专题准入,完善备课、试讲、上课制度,通过定期听课、团队打磨等形式,对课堂授课、现场教学、教学秩序等内容进行督导。严格做好教学评价,结合学员评价,定期分析研判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其次,优化学科设置。突破学科界限,培训班按专题设置教学内容,紧紧围绕难点、热点问题设置专题,党政 ……略…… 习主动性。要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关键在于如何使学员从“被动培训”向“主动学习”转变。首先,满足学员多元需求。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对象的多样化需求,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开展教学。面对市管班、中青班等层次高的学员_,要尽可能侧重“用学术讲政治”,从专家角度讲清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而面对普通干部和群众时,要尽可能体现“用故事讲政治”,让干部群众坐得住、听得进、记得牢。其次,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式,把课堂作为一个学习交流、研究探讨的平台,引导学员深入思考问题,学有所获。如在市管班、中青班、部门专题进修班等班次开展“我为‘共同富裕’献一策”等交流讨论活动,增强学员获得感。再次,严格学员考核管理。通过奖优罚劣的方式,严格学员考核管理,督促学员积极参与教学培训。在培训班结束后,评选出优秀学员,对发言积极、认真学习等表现优秀的学员颁发优秀学员证明;对多次请假、不遵守课堂纪律等表现不佳的学员进行批评教育,或开具培训不合格证明。推动学员管理系统与组织部干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共享,实现学员的在校表现即时记入干部人事档案,让党校能严管、让学员服严管。

  提升教师教学专业化。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讲好课是党校教师的天职。首先,夯实学科教学理论。厚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理论和干部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打牢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培训基本功。加强学术训练,发挥科研工作基础和先导作用,完善教职人员攻读在职博士学位的管理规定,鼓励符合条件的青年教师攻读在职博士学位。其次,提高教师教学技能。关注基层党校教师培训,使其熟练掌握和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增强课程研发能力,努力提高授课质量和水平,为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作贡献。再次,拓宽教师培养渠道。通过引进来、送出去、坐下来,加强校内师资队伍建设。强化团队作战,通过邀请省委党校和兄弟院校专家开展主题教学讲座,送出进修培训、调研考察、学术研讨、实践锻炼、“师徒结对”、集体研讨等形式,以上带下、以练带训,系统提升基层党校教师科研咨政能力和水平,培育一批能够胜任和善于开展教学的师资队伍。

  第三,要精设培训布局,化解工学矛盾

  基层党校存在一定的工学矛盾现象。工学矛盾指的是“学习与工作无法有效结合”及“因为工作没有时间学习”,这个问题不解决,就会导致学习流于形式,与工作成“两张皮”。从本质上看,之所以产生“学习与工作的分割”“工学矛盾”“没有时间的困境”等问题的原因是缺乏对学习正确的认识以及把工作和学习整合起来的方法。

  科学安排培训。通过合理安排,实行连续性、系统性的培训,在固定的周期内,有明确的培养内容,扎实为学员培训提供支持。首先,厘清教学培训价值。增强学员参加党校培训的重视程度,发扬“挤”和“钻”的精神,勤于钻研业务,改进学员工作学习方法,提高效率和效果,杜绝“可学可不学”“混、拖、躲”的态度。切实从思想上解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增强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与紧迫性,单位领导要认识到干部培养对工作的促进作用,通过正面教育和把干部培训与干部选拔任用、业绩考核挂钩等形式,引导学员认真对待培训。其次,合理安排培训时间。提升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制定培训计划前要了解部门的基本情况,年初公布年度培训计划,避开部门业务繁重的时间,避免临时性的通知,便于部门统筹安排业务工作及培训工作,保障需参训的干部的参训时间,采用专题研究、短期培训、小班教学,使干部培训由一般性轮训向集“短、专、精、活”为一体的灵活培训方式转变,实现培训时间的集约高效利用。再次,因需设置培训内容。按照“学用结合、按需施教、注重实效”原则,选配适合的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培训效果。课程培训要能尽量满足组织、岗位、干部三方面的需求,以组织需求和岗位需求为主,兼顾个人需求,这样才能有效解决学习与工作脱节的现象,满足新时代党员干部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履行岗位职责的基本要求。只关注组织和岗位需求,忽略干部需求,课程的安排对学员缺乏吸引力,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只关注干部需求,忽略组织和岗位需求,就会影响干部干事创业能力的提升。

  整合应用培训。整合应用培训指的是党校教学要联系实际,不孤立地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保障学员在党校学习培训与本单位业务工作协调推进。首先,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组织教师定期送教到基层,走进部门、企业、乡镇(街道)开展宣讲活动,着力破解党校教学培训在空间上的工学矛盾,破解基层培训资源短板和弱项,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