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关于危旧房棚户区改造的思考

2025-02-26 20:46:24 妙笔智库

   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是推动城市更加美丽、城市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的重要抓手。这项工程既是惠及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又是有效拉动投资和消费需求的重大发展工程。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探索具有X特色的推进机制,努力把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这件惠民利民的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广大群众感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20X年至20X年,累计实施危旧房棚户区改造8981户,改造面积89.5万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缓解了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了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为进一步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让更多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早日得到改善,同时,有效拉动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助推经济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积极效应。经过课题组调研、分析,现提出如下思路,供领导参考。

  一、县棚户区改造现状

  X古称X州,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至今已经2200多年的历史,县城各种形态的棚户区数量较多,主要分布在县城老城区、新城区、小城镇,形态有棚户区、危旧房、城中村、老旧住宅小区(院落)。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城市棚户区和危旧房相对集中区域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质量。一是规划布局不够合理,房屋建筑密度大,间距不足,消防通道狭窄,存在极大消防安全隐患;二是部分房屋建成时间长,承重构件老化腐朽,很多房屋无设计、无正规施工、乱搭乱建严重,房屋质量无法保证,违法违章建设多,形成严重的不安全隐患;三是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区内地势低洼,道路坑洼不平、路灯不亮、 ……略…… 组织彻底改变了传统拆迁工作的运作模式,使得传统拆迁中政府与群众对立多的矛盾得到化解,百姓安居梦将成为现实。

  2.集中安置建设和货币化安置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传统的集中安置建设方式不能满足棚户区改造建设需要,为加快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规范房屋征收补偿行为,202x年,我县先后出台了《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县城南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加大了货币补偿政策及补偿款购房优惠政策。经测算,城南片区居民住房征收补偿价格达到了每平米4500元,高于类似地段普通商品房价格40%,充分体现了政府让利于民的策略。但在实际工作中集中安置建设和货币化安置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集中安置建设不利于缓解旧城密度。实施集中安置建设对缓解旧城人口和居住密度,疏散旧城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会导致医疗、市场、停车、教育等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不足。

  二是集中安置建设无法满足居民的住宅消费需求。为满足大多数安置户住房需求并受建设成本等因素影响,安置房在户型设计、功能使用等方面均明显低于商品房,无法满足安置户住房需求。

  三是集中安置建设项目推进困难。如果集中安置建设拆迁区域所在区位相对较好,就地建设安置建设易受到安置户阻扰,导致建设安置遥遥无期,建设成本攀升,政府的维稳压力巨大。

  四是集中安置区后续管理难度大。安置房集中区域相关设施配套不足,人口居住密度相对较大,房屋出租及人口流动性大,社会化管理难度大,群众矛盾较多,社会治安相对较差。

  五是城中村房屋货币化补偿政策相对较低。城中村土地上房屋征收货币补偿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计算方式不同,每平米价格差距在X元左右,安置补偿政策显失公平,不利于推进货币化安置。

  六是货币化补偿转化为购房需求的服务还需深化。棚改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大部分补偿款将转化为商品房市场的刚性需求。但居民对商品房销售信息的获取渠道有限,准备不充分,无法在较短时间作出购房决策,迫切需要政府提供购房引导服务。

  七是适应棚改居民需求的商品房供应不足。商品房项目在户型设计、价格定位、楼盘区位等方面未考虑对接棚改居民,我县达到预售条件而未销售量的商品房达30万平方米,但适合棚改居民的楼盘偏少。

  三、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对策措施

  危旧房棚户区改造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还能有效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发挥其“稳增长”的作用,从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与社会和谐发展相一致,是“惠民生、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充分做好对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新型城镇化、房地产市场等政策措施的研究,明确“十四五”期间的改造任务,理清工作思路,确定改造原则,着力破解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将是未来几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工作。

  我县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应坚持宜居为主,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实施,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因地制宜、创新推进,完善配套、同步建设”。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资金支持和组织实施作用,调动群众积极性,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融资渠道。坚持“模拟搬迁与整治更新并举,政府主体与市场运作结合”的改造思路,精准实施老旧住宅区综合整治,稳步实施城中村、城郊村、城边村改造。力争到2025年全面完成各类棚户区改造,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小康目标。

  一是坚持规划统领

  1、强化_。围绕有效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增长与提升城市形象的多级目标。科学编制《县危旧房棚户区改造规划(202x年--2025年)》,建立棚改项目数据库。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制定好分年度滚动改造计划。按照城中村融入城市,城郊村、城边村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有效疏解旧城区密度的改造思路,着力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提升居住舒适度,实现安居乐业。

  2、优化规划布局。改造项目安置住房优先考虑货币化安置,鼓励棚改居民通过购买商品房实现安置。坚持高起点规划,合理确定改造地块容积率等规划指标,将配建安置房套数、面积、回购价格作为出让土地前置条件,鼓励市场化运作。对异地集中新建安置的,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出行等需要。

  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改造项目要按规定完善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道路、路灯、绿化、公厕、水电气管网、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强安置房项目后期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确保居民安居乐业。

  二是加快项目储备和推进

  4、强化项目经济测算。县政府组建棚改项目经济技术专家评审组,负责测算拟改造项目征收成本和房屋征收补偿方案、拟定改造后宗地出让底价、初审安置房工程建造成本、拟定政府采购商品房控制价、初审项目征收成本,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5、确定改造项目和实施方式。一是建立项目库。危旧房棚户区改造项目实行计划管理,县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符合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条件的项目纳入项目库。二是科学确定实施方式。对纳入棚户区改造项目库的计划实施的项目,本着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以优先实施货币化安置方式,妥善解决老百姓的住房安置,减轻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三是精心编制实施方案。棚改项目业主单位应会同县住建局按照项目前置程序,编制改造项目实施方案,明确改造实施主体、实施方式、资金来源等,报县政府审批。

  6、强化征收安置。拆除新建的改造项目应坚持“改不改群众说了算”和“怎么改政府决定”的原则,实施模拟搬迁。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由房屋征收部门组织征收,集体土地及其地上青苗和建构筑物由国土部门组织征收。镇政府、县政府授权的国有投资公司或其他国有单位负责征收实施,依法征收的土地纳入县政府土地储备库管理。

  7、规范土地供应。危旧房棚户区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