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调研报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2025-02-26 21:16:00 妙笔智库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_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这一系列重要部署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从近年来各地的实践和探索看,凡是村级集体经济发达的地方,农业农村发展就繁荣兴盛,基层治理也心齐劲足,可以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我们对村级集体经济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开展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思考。

  一、我镇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XX镇位于XX县“西大门”,辖17个村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全镇耕地面积1657.93公顷,农业产业以优质大米、藤椒、水果、玉米、油菜为主,是典型的丘区农业乡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3+2”重点产业布局,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打造“罗盘村-书房村-岔湾村”藤椒、柑橘产业带,“张桥村至XX村”优质大米产业带。发展优质大米种植1400余亩、藤椒种植3000余亩、蔬菜1600亩,柑桔500余亩。年产粮17525吨,油料产量2571吨。以“创美科技”为龙头, ……略…… 组织,甚至还有少数群众根本不予理会。

  (六)集体经济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法人结构不完善,多由村支两委成员兼任,内控制约机制不严谨,外部监督管理不规范,存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由于自身经验和能力不足,村级集体经济在资产保值、生产经营、后期销售等方面存在较大风险。

  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内生动力,思想观念还不解放。一是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党员干部认为“发展成功了,成绩是大家的;经营失败了,群众要埋怨”,不愿意去承担风险,思想上有压力和阻力。二是发展信心不足。有的村干部认为村级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缺资源、无资金,无路可走,从而不去想办法选择“等、靠、要”。三是群众观念落后。现在农村大多是留守的“老、弱、病、残”_,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的还习惯传统生产方式,习惯先尝到甜头后再参与,对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持怀疑或不信任态度。

  (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指导引领,组织保障还不强。一是缺乏农村人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需要熟“三农”、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而这些人员大多外出发展。“职业艰辛、待遇太低”,留不住服务农村的人才是长期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重大因素。现任村支两委成员大多是新任干部,自身缺乏一定发展经验,很难专注于发展经营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力不从心。二是缺乏系统指导。各村发展产业拘泥于传统模式,未形成有品质、有品牌、有影响的农产品。每类产品比较分散、各自为阵,大都停留在小型批发、传统销售模式上,致使经济效益不高。有的存在重生产轻管理、重农户轻集体的不良倾向。如月明si村、富山村的水果产业过去已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缺乏持续性的指导,没有持之以恒地发展壮大,现在已经退化或面临淘汰。有的村选择项目时盲目跟风、不因地制宜,导致中途夭折,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三是奖惩激励不够。对村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求有余、激励不足,一些村干部只顾村级组织的日常开支,不管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有的条件好、基础好的村习惯“坐井观天、自我满足”,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无所作为。条件差的村更是觉得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过程长、见效慢,缺乏韧劲和干劲,坐等上级支持。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资源不平衡,相关政策支持不够。一是土地政策制约。村级发展二、三产业用地受规划和土地指标限制,有的村想引进企业或外来投资,因土地政策和村地理位置限制,寻找投资方和合适的项目难度较大。二是资金缺乏。在维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大部分村把资金都用于公益事业建设,缺少资本积累,少数村因修建村社道路、集资不到位等历史遗留问题欠债,导致维持日常运转都有困难。三是发展潜力不足。一些村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区位条件差,很难找到好的发展项目。多数村在承包到户时,对集体土地、房产等资产处置过程中,简单地采用一分了之的办法,资源性资产已基本承包到户,经营性固定资产瓜分到户,集体失去了统一经营的资源和资产。

  (四)村级集体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自身发展压力持续加大。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村级组织的负担加重了,上级匹配的运行维护经费、办公经费难以为继。一是公益事业投入增加。随着时代进步,村民对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群众对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的积极性不高,村级组织投入压力也越来越大,因公共财政投入多是 “以奖代补”,意味着村上干事越多、贴钱也越多。二是日常运行支出增加。随着生态环境建设、乡村振兴要求不断提高,各村在道路维护、垃圾清运、路灯照明、宣传教育等方面,都需要长期投入资金。各村仅垃圾清扫、清运方面年度刚性支出就约2万元。三是历史债务化解难。多年来,在农村费用收缴过程中,由于有的村组干部不敢于碰硬、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为群众垫付农业税、提留、农业保险、道路集资款等费用,多年都难以收回,从而使集体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使强村变弱村、弱村变穷村。如月明si村、付家垭村因修建村道路,部分群众应交而未交,导致村集体因此负债10余万元。

  三、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适应乡村发展新要求。一是建立领导责任制。完善镇、村两级书记责任制,下大气力抓好“三农”工作,当好 “一线总指挥”。各分管领导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工作指导,做好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二是健全考核奖惩制度。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纳入各村年度考核、书记述职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奖惩、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建议县委、县政府建立专项基金,每年对工作成效明显的村,给予一次性的资金奖励或项目支持。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按照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本要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