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商关系的调研与思考

2025-02-26 21:44:40 妙笔智库

   202x年7月9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明确提出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依法依规为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解难题、办实事,守住交往底线,防范廉政风险,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_理政的新实践,不但有利于培育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和发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还有助于净化政治生态,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极具实践意义的重要课题。

  一、当前政商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亲”“清”二字既是新型政商关系的内涵,也是衡量标准,更是路径方向。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商交往“亲”“清”尺度把握不准,一方面是谈商色变、不敢担当的“清而不亲”,另一方面是超越界限、踩到红线的“过亲不清”。

  “亲”“清”对立,舍“亲”保“清”。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怕踩“红线”、碰“雷区”,政商交往开始搞泾渭分明、刻意回避,甚至将民营企业家的一些正常诉求也拒之门外,从而使经济增长活力受限,让地方发展前景蒙阴。清而不交,躲避疏远。随着高压反腐的推进,少数党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片面,对与民营企业家交往产生顾虑,担心有瓜田李下嫌疑,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于是奉行对民营企业家不接触、不交往的行事方式,常常以政策、纪律为借口,对民营企业家正常的约见交流、咨询政策、办理事务等消极应付、退避躲闪,造成政商间的生疏和隔阂,导致一些惠企政策“自说自话”,难以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清而不为,作壁上观。少数干部“微笑不办事,热情不服务”,表面上客客气气,但决策 ……略…… 远而导致政府缺位和市场失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为科学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供了制度根基,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之后,通过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理顺市场秩序,使“看不见的手”的决定性作用与“看得见的手”的战略性作用相协调,既保证“商”的自主性、创造性,也发挥“政”的计划性、公益性,既让政府有所作为,又防止利益输送,为政商关系回归良性发展轨道奠定了基础。

  二是政商关系异化源自地域封闭性。政商勾结严重的地区往往位置相对偏远,人情文化浓郁、乡土观念牢固,干部交流较少。在狭小封闭的社会环境下,经济实力较强的商人和领导干部互相熟识,亲属、同学、同乡等关系盘根错节,乡情乡谊成为勾连纽带,“人人求我、我求人人”,彼此“关照”、互相“方便”,形成你“投之以桃”、我“报之以李”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控制区域各种资源。同时,政商勾结严重地区往往产业经济形态单一,市场体系不完善,多数仍是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大量资源集中到政府甚至集中到部分领导干部手中,企业需要依赖甚至依附政府扶持才能生存,相对稀缺而又与公权力密切相关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政府投资工程往往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构建健康良性的政商关系,一方面需要清明的政治生态,另一方面也需要健康的经济生态。在不断优化执政环境的同时,也必须推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体系,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

  三是政商关系乱象来自制度性短板。政商关系出现问题,表面看是个体之间的钱权交易,本质上是规则缺失,权力行使边界、干部履职边界、商业行为边界等存在模糊地带,给“权力寻租”、官商勾结和“权力贴现”提供了可乘之机。再加上既有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监督,使部分人能依靠“潜规则”,通过权力不当介入谋取不当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上而下的全面从严治党使政商关系中的陈规陋习得到清理,但谈商色变的清而不为、过从甚密的官商不分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一方面对新型政商关系如何构建缺少具体、配套的制度规范,导致部分领导干部搞不清交往分寸,因“吃不准”而“不敢为”;另一方面“一把手”权力集中现象仍未彻底改变,一旦失去有效监督和制约,就为一些走捷径的老板打开方便之门。

  (二)从个体看,“官本位”思想在政商交往中根深蒂固,“无商不奸、无奸不商”观念影响深远

  一是个别党员领导干部政治意识不强,权力观错位。政商交往主动权掌握在“政”的一边,政要疏,商欲“亲”而不得;政不清,商也只能“配合”。有的干部摆不正位置,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企业,把赚取个人功名利益当成主业,将为群众谋取福利作为副业,既爱惜羽毛,也害怕担责,盲目排斥企业和商人,不敢不愿和企业家交往,导致对党中央相关政策理解有偏差、执行有落差、服务有温差。一些领导干部混淆了权力的公私属性,在长期和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滋生“补偿心态”“攀比心态”,控不住贪欲,禁不住诱惑,在“人情往来”外衣下迷失自我,“温水煮青蛙”般地沦为利益集团的“棋子”,最终受人摆布、越陷越深、走上不归路。

  二是有的商人存在权力依附心理,经营理念失误。有的崇尚商品交换原则,“给钱办事”思想根深蒂固,认为领导干部不吃饭、不收礼就是“不领情”,不会尽心尽力推动涉企工作。有的崇尚“红顶商人”,把不正当政商关系当作争取发展空间、谋取更多利益的机会,费尽心思经营人脉关系,处心积虑拉拢腐蚀干部,看到涉贪涉腐官员“锒铛入狱”、不法企业主“安然无恙”现象,对反腐败高压态势仍然缺乏清醒认识,没有真正把心思花在经营产品和市场上。

  三是有的群众对“商人”的偏见至今留存,交往观念错误。群众的感观对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也存在很大影响。有的认为“无商不奸、无奸不商”,将正常的政商交往与缺乏原则、没有底线的畸形政商关系混为一谈。有的迷信“关系学”,推崇“道上有人好办事”,“择利而交、择权而交、择富而交”,认为官员和“商人”之间若有接触,都是以获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其中必有利益输送;“商人”解决问题必须依靠金钱推动、关系推动和官员关照,群众的这种认知也成为“官”“商”之间刻意“远离”的思想根基之一。

  三、如何推动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

  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党政干部和民营企业家要双向建立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家接触交往,守住交往底线,做到亲而有度、清而有为。民营企业家也要洁身自好走正道,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一)坚守初心,把握“亲”的要义,促使“清而不疏”

  一是政治站位有高度。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民营经济作为我们党长期执政、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力量,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高度坚持并践行“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没有变”,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同时,引导企业清醒认识所拥有的物质财富、社会地位乃至政治身份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始终坚定拥护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跟党走。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把处理好政商关系当作一项政治任务,主动从思想上、感情上亲近民营企业家,把企业家当作自家人、把企业事当作自家事,培育志同道合、如鱼似水的“亲情”之花,结成风雨同舟、众志成城的发展之果。

  二是促进发展有温度。相关部门要坚决摒弃“有权就高人一等”的错误观念,自觉放下“老爷”派头、丢掉“衙门”作风,主动俯下身子深入企业“上门服务”,以诚心和民营企业家交往,以公心帮企业解决问题,真正在亲商、安商、富商上下功夫,着力破解招工难、留才难、融资难、“政策享受难”问题,切实让企业留得住、项目落得下。各级工商联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主动同各级党委政府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谏诤言,以真诚换取真心,用信任收获信赖,让其在与党委和政府的良性互动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

  三是支持担当有态度。在打造“亲”“清”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要亮明态度,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地从组织上、制度上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