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县委书记在2025年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县委书记点评法治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讲话

2025-04-14 09:24:36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县委书记点评法治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全面依法_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省委、市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工作要求,总结我县法治建设成效,分析存在问题,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参加今天会议的有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乡镇党委书记,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部分“两代表一委员”和群众代表。下面,我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增强法治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

  近年来,县委坚持把全面依法治县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工作来抓,以法治护航高质量发展,推动法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法治体系更加完善。制定出台《法治某县建设规划(202x-2025年)》《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构建“ ……略…… 引领,筑牢法治建设“压舱石”

  始终坚持党对法治建设的绝对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挥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牵头抓总作用,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法治领域重大问题。健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将《民法典》《行政处罚法》等纳入领导干部必学内容。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对招商引资、征地拆迁等涉法事项实行“双重把关”,确保决策全程合法合规。

  (二)紧扣发展大局,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县推行“一业一证”综合许可模式;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专项行动,组建律师服务团为50家重点企业提供合规指导;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涉企纠纷实行“快立、快审、快执”,坚决惩治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等行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在电商、农业等领域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护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三)坚持惠民导向,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法治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群众获得感上。推进“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提质扩面,实现每村(社区)至少有3名“法治带头人”;深化“三官一律”进网格,建立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定点联系村(社区)制度;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加强弱势_法律保护,对农民工讨薪、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案件实行“优先办理、优先执行”。

  (四)强化监督制约,织密权力运行“防护网”

  权力必须关在制度的笼子里。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在生态环境、市场监管等领域推行“全员执法记录仪”制度;建立“红黄蓝”执法预警机制,对执法不规范问题实行“挂牌督办”;深化司法公开,推动庭审直播常态化,建立“生效裁判文书全员评查”制度。强化人大、政协法治监督,聘请1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法治监督员”,对执法司法活动开展常态监督。

  三、改革攻坚、创新突破,打造法治建设特色品牌

  法治建设既要做好“规定动作”,也要创新“自选动作”。结合我县实际,重点打造三大法治品牌:

  一是“法治护航乡村振兴”品牌。在12个乡镇建立“乡村振兴法治服务中心”,组建由法官、检察官、律师组成的“乡村法治服务队”,开展“法治助农”“法治兴村”系列活动。在农业产业园、乡村旅游点设立“法治驿站”,提供合同审查、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年内打造省级示范点3个、市级示范点10个。

  二是“智慧法治”品牌。升级“某县法治APP”,整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功能,实现“指尖上的法律服务”。建立“法治大数据平台”,归集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数据,构建“矛盾纠纷预警模型”,对高发案件实行“精准画像”。推行“区块链+公证”服务,在征地拆迁、遗产继承等领域实现“线上公证”“远程取证”。

  三是“法治文化”品牌。实施“法治文化浸润工程”,在县电视台开设“法治讲堂”专栏,在中小学校本课程中加入法治教育模块。打造“法治+旅游”融合项目,在红色教育基地、乡村旅游景区植入法治元素。开展“法治微电影”大赛,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法治精神。

  四、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凝聚法治建设强大合力

  全面依法治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党动手、全民参与。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党组)要扛牢主体责任,主要负责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