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公司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

2025-04-22 16:40:25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参加这个青年干部座谈会,我感到非常高兴。看到大家朝气蓬勃的面孔,听到你们充满激情的发言,我既感受到了我们企业未来的希望,也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在基层摸爬滚打的经历。作为公司的带头人,我深知青年干部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后劲。借此机会,我想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体会,和大家聊几句心里话。

  一、青年干部要像“竹子”一样扎根,成长没有捷径,沉淀才是硬道理

  大家都见过竹子吧?实验表明,竹子在前四年只能长3厘米左右,但从第五年开始,每天能以30厘米的速度迅速生长,只需要 ……略…… 像电路里的变压器,能把高压电转换成可用电压,而不是像传声筒一样只会原样传递。

  去年有个典型案例:某项目组遇到技术难题,名校毕业的A工程师连续写了三份分析报告,全是“国外文献显示”“理论计算表明”,而大专毕业的B技术员带着工人改了三次模具,用土办法解决了问题。最后这个项目的创新奖给了谁?给了B团队。为什么?因为国企需要的不是“正确的废话”,而是“有效的办法”。

  建议大家多往基层跑。食堂饭菜质量差,能不能牵头搞个满意度调查?班组交接效率低,能不能设计个标准化流程?这些看似小事,却能体现你“把问题变方案”的能力。人力资源部在干部选拔时,档案里“急难险重任务完成情况”这一栏,往往比“毕业院校”那栏分量重得多。

  三、青年干部要练就“左右手”功夫,业务和管理必须两手抓

  我们企业有个现象:有些技术骨干提拔成干部后,自己累得半死,团队业绩反而下滑。为什么?因为他们只会用“专业手”干活,不会用“管理手”带队。这就好比一个人右手力大无穷,左手却萎缩无力,终究难以持久。

  我建议35岁以下的同志要有意识地“切换角色”。比如你是技术岗:接到任务时,先别急着画图纸,想想怎么给组员合理分工。完成项目后,别只顾着写技术总结,要梳理出可复制的经验。遇到难题时,别总自己熬夜攻关,要培养团队集体攻坚的习惯。

  去年我们推行“双师制”,为业务骨干配备管理导师,效果很好。生产部的XX,原来只管设备维修,现在能带着20人的团队搞技改,就是因为他跟着导师学会了成本核算、绩效沟通这些管理基本功。记住:在国企,只会干活的人天花板在科长级,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才能走得更远。

  四、青年干部要给自己装上“纠偏系统”,听得进批评比受得起表扬更难能可贵

  现在有些年轻同志,领导表扬几句就干劲十足,听到批评就情绪低落,甚至私下抱怨“领导针对我”。这种心态很危险。咱们搞工程的都知道,再先进的火箭也需要导航系统随时纠偏,干部的成长同样如此。

  说个真实案例:前年有位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因为方案被领导班子否了七次,觉得没面子直接撂挑子。后来我们安排他去信访岗位锻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