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XX街道聚焦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老百姓的“胡同”情结为纽带,在南魏庄村试点推行“胡同长”自治模式,将乡村治理半径缩短到村民熟悉的“胡同”中来,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内事务,有效提升了基层“善治”能力。南魏庄村先后荣获市级文明村、市五星级村党组织、XX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筑牢乡村善治“基础桩”,构建村庄治理新格局。一是严把“选人关”。以胡同划分网格,按照居住位置,每15-20户划为1个胡同,从胡同内推选责任心强、综合素质高且能熟练使用手机的党员、群众代表或种植大户等担任“胡同长”,共推选“胡同长”19名,构建起“村书记—村‘两委’—‘胡同长’— ……略…… 机制,对表现优秀的“胡同长”优先给予评先树优、优先纳入村后备干部人选,进一步激发“胡同长”干事创业热情。生活中,加强对“胡同长”的关心关爱,依托党支部领办志愿服务队,每月免费为“胡同长”及父母提供理发、义诊等爱心服务,调动“胡同长”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画好乡村治理“同心圆”,彰显村庄发展新成效。一是基层治理更有广度。由“干部干,群众看”转为“干部带着群众干”,以邻里关系、亲情联系为纽带,引导胡同里的群众自觉落实“门前责任”和“卫生标准”。秋收时节,“胡同长”带头宣传秸秆禁烧;冬季来临,挨家挨户宣传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等,通过“胡同长”进一步延伸工作触角,提升工作覆盖面。二是基层治理更有力度。由“胡同长”带头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让从前村里的“公事”变成群众的“自己事”。比如,在推进廉洁文化示范点创建中,“胡同长”带领本胡同人员自愿捐款、主动出工,仅用10天时间,高标准完成19条胡同6000余平方米的美化绿化任务,减少了村级支出,提高了工作成效。三是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胡同长”靠前服务、主动作为,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转为“小事不出胡同,大事不出村庄”,把风险隐患及时化解在“胡同”内,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增强,村庄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树立乡村文明“风向标”,塑造乡村文化新风貌。一是弘扬传统美德。“胡同长”积极参与挖掘和宣传村庄传统美德故事,通过在胡同内设立文化墙、举办美德故事分享会等形式,将尊老爱幼、勤劳善良、诚实守信等美德在村民中广泛传播,让传统美德在胡同里生根发芽,共举办故事分享会20余场,覆盖村民800余人。二是开展文化活动。以“胡同长”为组织者,在胡同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民俗文化节、胡同趣味运动会、书法绘画比赛等,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增进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文化活动30余次,参与村民达1000余人次。三是建设文明胡同。“胡同长”带头倡导文明新风,制定胡同文明公约,规范村民言行举止,从环境卫生、邻里相处、文明礼仪等方面入手,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文明胡同建设,已打造文明示范胡同10条,形成了文明和谐的胡同氛围。
培育乡村发展“智慧树”,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一是助力产业发展。“胡同长”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胡同内村民提供产业发展信息和建议,协调农业技术专家为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助力特色农产品种植和销售。同时,鼓励村民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农家乐、民宿等新业态,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今年已帮助村民增加产业收入20%。二是推动科技应用。组织“胡同长”参加科技培训,让他们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然后向村民推广。如在灌溉方面推广智能灌溉系统,在农产品销售方面指导村民利用电商平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已在5条胡同试点推广智能灌溉系统,效果显著。三是汇聚发展智慧。“胡同长”定期组织胡同内村民召开发展座谈会,收集村民对乡村发展的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