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x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鼓励各地高校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随后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省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其中XX省以XX师范大学作为牵头高校,14所大中小学为成员单位。202x年6月,省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发布《关于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的实施意见》,为XX省打造示范金课、创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提出了具体要求。XX省政研会深入省内大中小学就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情况开展调研,总结经验做法、深刻剖析问题,力图找出推进XX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钥匙。
一、经验做法
加强_,推动思政课程改革。XX省在201x年设计并制定了党 ……略…… 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思政教师培养方面,制定了XX省思想政治工作队伍能力提升工程培训计划,组织开展XX省高校思政工作骨干实践研修、XX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论坛等系列培训。省政研会将部分省内高校思政课金牌教师纳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家库,每年针对思政课改革创新发布系列研究课题,组织专家参与XX省思想政治工作骨干研修班,集体协商、共同探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等有关问题。
二、存在问题
通过对XX省部分中学、高校进行调研,发现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思政教师力量有限。一是教师人数不足,仍有少部分学校无法达到1∶350的思政课专职教师和学生配备比例要求。二是各阶段教师素质水平不一,小学学段思政课教师往往由其他课程的教师兼任,专业素养不够,中学阶段的思政课教师虽然是专职,但往往缺乏培训机会和相关资源,专业素养难以及时提升。三是各阶段的教师在备课、授课中往往以自己为中心,缺乏将所处学段与前期学段和后期学段相联系,更很少全面考虑大中小学整体衔接性。
教学方式有待完善。202x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XX省共17家实践基地入选。但是,大部分学校未充分运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在思政课教学中多数学校仍采用课堂内集中授课的方式,教学内容较为单调、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的体验感、收获感不强,教学效果较为有限。
数字化赋能应用较少。XX省目前在应用数字化赋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中存在起步晚、内容少、动作小等问题,大部分学校未能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思政教学,有些学校虽然进行过课程录制和网络上传,但大多数是“小打小闹”“自娱自乐”,没有达到较大的影响力,在全省范围内应用效果有限。
三、对策建议
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一体化,坚持同学同研。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专题培训、资源共享等一体化教学展示活动,帮助教师更好把握教学重点、推进各学段教学目标的实现。一是配齐配强师资力量。严格落实高校思政课教师师生比配备,严把新入职思政课教师选聘的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二是积极开展思政教师培训。着力构建大中小三级思政课教师培训体系,每年举办一期思政课教师岗位培训,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授课水平高超的思政课教师队伍。三是不断强化研学教学实践。充分利用XX省西柏坡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等实践教研基地,组织开展研学教学活动,扩宽思政课堂渠道,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景点,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接受红色文化熏陶,让思政课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感染力。基于不同学段学生认知规律的特征,创新教学活动方式,探索创新教学手段方法。一是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渠道,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网络媒体、社会课堂、实践调研等多种渠道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持续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二是搭建思政教育“沉浸式”场景。以“沉浸式”为方向探索思路、创新形式,丰富学生思政学习的载体、平台和空间,让学生沉浸式感受思政课教学的内容和魅力,将思政课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