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壮大,不断引领着实体经济的发展,各领域纷纷开启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数字化转型伴随着新型生产要素与传统生产要素、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相互融合,其实质是融合发展。市政府十分重视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相继推出了《“数字XX”建设行动方案(202x—202x年)》和《XX市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从政策层面支持数实融合,明确了以数字化方式赋能实体经济。数实融合是我市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数实融合的逻辑关系
(一)数实融合的基本概念。数实融合的“数”一般指数字技术或数字经济,在相关研究中往往混合使用数字技术和数字经济来探讨数实融合。数字经济通常被定义为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而数字技术主要指“大区云物人”、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本文的“数”是指数字经济。数实融合的“实”是指实体经济,关于实体经济不同学者的定义有所不同,大致上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实体经济主要指制造业,而广义的实体经济是除虚拟经济之外的其他所有国民经济总和,文中实体经济是指与新兴产业相对 ……略…… (一)新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市大力开展“双千兆”网络建设,不断夯实5G信息网络基础,5G网络的覆盖程度和使用效率显著提高,星火链网超级节点也已投入运行,并成功获评“国家千兆城市、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成效明显市”。现如今,我市建有3.4万个5G基站、14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27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建设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网络通信枢纽节点。我市还拥有东北首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数据工程与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和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基础设施平台,为我市数实融合提供了技术平台支撑。
(二)数字产业茁壮成长。我市数字产业规模持续增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位居东北地区前列。202x年上半年,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46.2亿元,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我市广泛布局了人工智能、5G应用、智能终端、网络信息安全、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字产业,专门组建数字产业发展公司,投资数十个数字产业项目,并出台相关政策每年拿出1.5亿元专项支持软件产业发展,对互联网综合百强企业、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和全球软件五百强企业等实力雄厚的信息技术企业的引育给予大力支持和资金奖励。
(三)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一是我市逐步深化数实融合,数字经济在工业_率持续提升。大力推动工业企业上云用云,提高工业数字化程度。全市企业上云用云取得明显成效,每年带动全市1000余户工业企业上云,近5年政府补贴资金达到了4.5亿元,企业数智化水平全面提升,成为首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示范。二是我市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不断推动智能制造。在东北率先出台“灯塔工厂”支持政策,打造了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形成了“5G+工业互联网”的产业生态,多个智能制造项目和园区被列入省级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示范点。
三、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市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处于规模快速扩张阶段,但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202x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采用数字基础设施、数字化治理、数字经济产业和数据价值化等一级指标和十六个二级指标形成了“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较为系统、全面、科学地测度了各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划分出数字经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等四大线级。报告显示,202x年我市位列总排行榜第25位;202x年我市位列总排行榜第30位,在数字经济二线城市中排第12位;202x年我市位列32位,在数字经济二线城市中排第13位,位列苏州、无锡、佛山等地级市之后,排名呈下滑态势,形势不容乐观。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制约,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包括“大区云物人”、5G和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还包括如何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平台搭建、系统协调等方面,即更广义的数字基建,这是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的重要根基,也是激发数据要素价值,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依托。我市数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虽然具备一定的数字资源基础,但是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较重、数字基建预期回报周期较长、投入较大等因素制约着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数字产业规模较小,数实融合微观基础不牢固。我市享有“东方鲁尔”的美誉,作为老工业基地具有雄厚的工业实力,但是新兴产业尤其是数字产业存在“量少质不优”的问题,与国内数字经济强市,如杭州、成都、武汉等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数字产业发展不充分制约着我市各产业的数字化融合程度。除此之外,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不强,数字化转型缺少主动性,并且数字化转型需要较大的资金和数字化人才投入,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承受高额的数字化转型成本,加剧了数实融合的难度,造成全市数实融合微观基础不牢固。我市虽有实力较强的信息科技公司如东软集团,但数量较少,也未能充分发挥信息科技公司的龙头效应和带头作用,数字产业生态有待改善。
(三)缺乏数字化人才,数字技术创新不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全方位、全链条的,涉及方方面面,数实融合需要依托数字化人才支持和数字技术支撑。数字化人才既需要数字技术研发、数字化运营,还需要深度融入实体经济的生产、销售、分配、服务等各个环节,而缺乏数字化人才和数字技术创新不足、对外依赖度较高成为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尽管当前我市和全省拥有众多工科类院校、科研院所,每年有大量高校毕业生,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数字技术创新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面临着高校毕业生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践行宗旨牢记为民研讨发言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