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情况报告

2025-02-26 21:43:36 妙笔智库

   近年来,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x—2025年)》,奋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司法行政工作迈入省市第一方阵,特别是坚持重心下沉,推进全县各镇司法所建设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为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基础保障。

  一、支部抓“建”,实现组织全域化

  坚持把党对司法行政的绝对领导放在首位,指导司法所全部建立党支部,呈现出党建带队建促所建的良好态势。

  1.坚持组建跟进。我们积极争取县委组织部的支持和指导,严格按照组织规定,因所施策,对党员在3人以上的所,支持其单独建党支部,对党员不足3人的,协调与乡镇其它机构结合,组成联合党支部。目前,各镇司法所都建立了独立党支部。

  2.坚持制度跟进。健全了司法所党组织“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建制度,为党员队伍建设和 ……略…… 法等活动,确保法治宣传服务到位。

  二是人民调解服务常态化。深入推广“枫桥经验”在司法所落地生根,积极与派出所、基层人民法庭、综治中心建立组织联建、业务联帮、工作联动、服务联合的“四联机制”,推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对接”,形成了“法、理、情融合调解工作法”,确保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解决在基层。对照5年来调处案件数据来看,调处的案件中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土地纠纷占比居多,调解成功率达到98%以上,全县矛盾纠纷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三是公共法律服务常态化。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作用,连续5年实施“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_法律援助便民工程”,线上线下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业务办理等服务,切实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每年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由X余人次达到现在的X人次以上,帮助群众代写法律文书在X件以上,办理法律援助、公证、司法鉴定等各类案件在X件以上,群众满意度为X。

  四是特殊人群教育管理帮扶服务常态化。在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等特殊人群_帮扶上,我们以司法所为主阵地,以建立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社区矫正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和2个安置帮教基地为辅,采取“法治+德治+心理矫治”融合矫正法,“宽严相济”帮助特殊人员主动改造、早日回归。同时,积极协助监狱系统,落实罪犯与家属远程会见工作,年安排会见X次以上。从本质上有效预防重新违法犯罪,维护了一方安定和谐。目前,全县累计管教社区矫正对象X人,解矫X人,在矫X人,安置帮教人员X人,无一脱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

  四、制度抓“管”,实现管理规范化

  我们坚持建立管用的“三亮”制度,推进司法所管理规范化。

  1.“亮职责”:即建立亮出了司法所长职责、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职责、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工作职责等制度,增强履职的主动和公正。

  2.“亮流程”:即完善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任务、适用范围、流程图、安置帮教工作、法律援助工作等制度,公示上墙,方便群众获得所需的服务。

  3.“亮身份”:即规定司法员信息上墙,党员佩戴党徽,通过亮明身份、接受监督、督促履职,让制度走下墙,激励和引导司法所人员形成了比业绩、比服务、比口碑的良好氛围,树立了司法行政新形象。

  五、信息抓“网”,实现便民智能化

  1.单独组建。就是司法局、司法所都建立了独立的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网络平台、配套设备。

  2.部门共建。就是协同政法部门,实施政法网并网工程,共同建立智能移动信息平台,逐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人民调解、社区矫正人员管理的智能化、移动化、共享化。

  3.整体连建。在上级的指导下,建立了集社区矫正视频督察系统、远程视频会见系统、刑满释放信息管理系统、省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移动平台系统等五大系统一体到底的指挥中心,实现司法行政体系五级互联互通。

  六、阵地抓“实”,实现场所标准化

  我局把阵地建设作为司法行政服务群众的门面和窗口,按照建设标准化司法所、“枫桥式”司法所要求,打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