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在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2025-04-27 08:15:55 妙笔智库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推进会议,这既是一次任务部署会,更是一次责任压实会。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先手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无旁贷”的使命感,全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深刻认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大意义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任务,必须扛稳扛牢。多次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明确要求,到2030年全国建成13.5亿亩高标准农田,到2035年将具备条件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是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必须完成的刚性任务。我市作为全省粮食主产区,承担着X万亩建设任 ……略…… 入强劲动力。

  二、聚焦重点,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关键任务

  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建设布局。规划是建设的“蓝图”。要按照“全域覆盖、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一方面,要与国土空间规划、水利规划等“多规合一”,优先在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保护区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布局项目,确保“良田粮用”。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东北黑土区要重点加强黑土地保护和土壤改良,黄淮海区要着力提高灌溉保证率,长江中下游区要突出旱涝渍综合治理。同时,要严格划定建设“禁区”,禁止在25度以上坡耕地、生态保护红线等区域开展建设,确保生态安全。

  坚持质量为本,强化工程管理。质量是高标准农田的“生命线”。要严格执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等国家标准,落实“一平、两通、三提升”基本要求。在建设过程中,要严把“三关”:一是设计关。组织专业机构开展实地勘察,充分听取农民群众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意见,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实际需求。例如,安徽省要求项目初步设计必须经县级会审签字,确保与生产实际一致。二是施工关。加强对原材料、隐蔽工程的质量监管,建立“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农业农村部门督查”的三级质量_体系,坚决杜绝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三是验收关。严格执行县级初验、市级验收、省级抽验程序,将群众满意度、产能提升效果等纳入验收指标,确保建成一亩、管好一亩、见效一亩。

  坚持建管并重,完善长效机制。“三分建,七分管。”要建立健全“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的管护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一方面,要明确管护责任。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落实县级主体责任、乡镇属地责任、村集体和农户直接责任,鼓励引入专业化管护公司,实现“有人管、有钱管、有制度管”。另一方面,要加强用途监管。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对擅自占用高标准农田的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同时,要建立动态监测机制,运用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握农田质量变化情况,及时修复损毁工程。

  坚持改革创新,破解瓶颈制约。改革是推动工作的“关键招”。要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争取和省级资金支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探索“专项债+社会资本”“投融建运管一体化”等模式,破解资金短缺难题。例如,新乡市通过发行专项债券、引入国企融资等方式,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要创新技术应用,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智能监测等新技术,提高农田科技含量和产出效率。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建设和管护,通过土地流转、托管服务等方式,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三、强化保障,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实效

  压实责任链条。责任落实是推进工作的“牛鼻子”。要建立“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群众参与”的责任体系,与各县(市、区)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建设任务分解到年度、落实到地块。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和技术指导;财政部门要足额落实配套资金,加强资金监管;自然资源、水利、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对工作推进不力、未按时完成任务的,要严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