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x年区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在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情况专题调研。自7月份确定调研方案以来,调研组先后赴区政务服务管理中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开展调研,通过走访基层单元,组织职能单位以及部分企业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取得的成效
202x年,X创新实施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工作,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发展需求,集成挂牌运行了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在持续提升基本政务服务便捷化水平基础上,突出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化、集成化的增值服务,电梯智能运维体改革、政银担协作助力小微企业稳定融资模式等改革经验登上省《竞跑者》,集成商业担保“一类事”改革 ……略…… 5项重点产业“一类事”,推动集成增值服务。其中,集成商业担保“一类事”改革成功列入省微改革案例清单。
二、当前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的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这一目标,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研究解决。
(一)涉企政务服务信息宣传不够,企业知晓度不高。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宣传不够有效。企业对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和“舟到助企”平台的认知不深,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遇到问题往往第一时间先联系认识的办事人员反映诉求问题,而不是通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或者是“舟到助企”平台提交服务申请,形成了企业碰到问题先找到审批部门,审批部门解决问题后,再报送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的反向操作。惠企政策宣传不够精准。虽然经信部门为企业提供了政策搜索平台,但缺乏智能化推送,而涉企政策发布主体多、覆盖面广、时间纵深长,企业普遍反映无法在海量政策中找到有效信息,有效比对、分析、兑现政策存在一定难度。
(二)涉企问题解决机制不够完善,运行畅通性不足。目前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在实际运行中存在“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全量归集、解决涉企问题的能力不够。另外,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八大增值服务之间的壁垒依然没有打通,联动协调机制尚不健全,牵头部门对本增值领域内跨部门业务还不够熟悉,也缺乏统筹调配板块资源的权限和能力,导致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无法充分发挥作为党委政府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台枢纽作用,高效解决问题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
(三)涉企政务服务专业能力不足,企业获得感不强。目前政务服务主要以基本的行政审批为主,其中投资项目审批流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对业务的熟悉程度要求比较高,需要政务服务人员比较高的综合服务能力。但是现阶段政务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有些专业服务,需要委托第三方办理的,对第三方的约束不够,企业反响比较大。同时,随着企业对政务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部分政务服务部门仍停留在“受理代办”阶段,碰到问题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实现形式不够丰富,导致无法统筹制定企业全生命周期和产业全链条一体化助企服务方案。还有些涉企老问题被多次提起,重复反映,却一直没有解决也没有解释,这些企业对政府服务增值化改革“无感”,一定程度影响了政府信用。
三、优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
针对我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多管齐下,进一步扩大涉企政务服务信息知晓度。一是有效开展宣传。加强对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和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舟到助企”平台的宣传,用成功的服务案例让企业产生信任和认同感。二是提供政策智慧匹配推送服务。在政策精准查询解读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需求完成惠企政策推荐,实现“政策找企业”。三是全程辅导跟踪。企业在申报中遇到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加大主动上门辅导的工作力度,全程提供“店小二”服务,确保企业顺利高效完成政策申办及兑现。
(二)整合资源,进一步畅通涉企问题解决机制。一是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议建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领导班子和人员队伍,确保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高效实体化运转,发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中台枢纽作用。二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