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高校基层党建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石,是有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基层党建质量关系高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事业发展。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x年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清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和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先后出台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立德树人全过程。
(一)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是高校党务工作者的应有之义。高校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如何,关系到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在高校能否有效延伸。提升高校基层党建质量,将有效推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确保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各项要求高质量落实。
(二)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略…… 、服务师生。
(二)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还不够充分。党的二十大提出“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随着高校推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院(系)党委(党总支)会议与党政联席会议出席人员高度趋同,如何界定两个会议之间的关系,更好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功能,成为高校多数院(系)的困扰。巡视也发现“有的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体现不明显”。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院(系)党委(党总支)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关系仍然有待进一步理顺,特别是针对“应当经党组织研究讨论,再提交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的政治把关内容,还需细化操作办法和流程。此外,有的教师党支部落实政治把关职责的渠道不畅,把关流于形式,影响政治把关作用发挥。
(三)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还不够深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明确高校基层组织工作要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坚持高校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深度融合。”但从近年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实际来看,深度融合的机制不够健全,平台和载体不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现象依然困扰着基层党组织。巡视也发现有的高校党的建设抓而不实,学校各级党组织作用发挥存在薄弱环节。此外,基层党支部有效参与二级学院重要决策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党支部在发挥促进学校中心工作方面的主体作用不够理想,在教育引导教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做得不够,团结带领师生积极投身学校事业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与师生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党员队伍建设还不够有力。作为青年和知识分子集中的高校,目前发展党员工作仍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在知识分子_特别是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进展缓慢;在低年级大学生中党员发展力度不够,发展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党员教育管理方面也存在薄弱环节: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尚未完全构建,“党员每年集中学习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2学时” 的要求尚未有效落实,组织引导党员在全面学、系统学、贯通学、深入学、跟进学,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做得还不够深入,效果还不够显现;部分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在联系服务群众、完成重大任务中不敢担当作为,党员发挥作用的机制、平台和载体还不够完善,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考核存在“宽松软”的情况。
三、聚力攻坚,不断汇聚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合力
要对照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要求,聚焦解决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的战斗堡垒作用,为高校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着力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主动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探索在重点实验室、重大项目组、学科组、创新团队中设置党组织,努力将支部建在最活跃的细胞上,使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专业学科发展同频共振,在提升团队科研能力、加强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打破本研、师生、生活园区等边界,积极建立本研联合支部、师生联合支部、生活园区支部、社团支部等。针对本科生低年级正式党员相对不足的情况,积极探索党员专人教师和党员“班导师”加入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做法,充分发挥党员教师在入党启蒙、入党申请人培养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中的作用,形成立德树人合力。积极探索按专业纵向设立党支部或者本科生、研究生联合党支部,进一步发挥高年级学生党员朋辈帮扶的作用,更好提升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管理的效果。
(二)着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首先要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功能,通过党委(党总支)中心组学习、专题研讨和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师生头脑,引导师生忠诚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进一步畅通基层党组织政治把关作用的渠道,严格落实院(系)党组织会议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决策规则,细化院(系)党委(党总支)政治把关事项清单,着力强化学院党委(党总支)在履行政治责任、保证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任务完成等方面作用,进一步发挥院(系)党组织在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最后,要强化党支部政治把关作用发挥,完善教师党支部对新进教师、教职工职称评定、岗位晋升、考核评价等进行政治把关的具体办法,团结凝聚教师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育教学,教育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
(三)着力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第一,要做好_,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的“四同”机制。聚焦本单位事业发展,紧扣人才培养、学科建设、 ……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 下一篇:2024年前三季度支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