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智库 首页

党课: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 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

2025-02-26 19:53:46 妙笔智库

   同志们: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从历史上看,注重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形成、坚持与弘扬“三大优良作风”,是一百多年来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与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密码”之一。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切入点,把严整“四风”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同时,清醒认识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成优良作风不可能一劳永逸,克服不良作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四风’问题积习甚深,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如何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如何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的、变异的、改头换面的“四风”问题,这依然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一大难题。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给出了一个基本答案,即在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的基础上,提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新要求与新思路。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交流。

  一、“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理论逻辑与历史轨迹

  党的二十大之后,“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便成为一个兼具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政治议题,并得到理论界的关注。比如,有人认为,“党性、党风和党纪,都是党的自身建设的基本问题”,要“正确处理好强党性、正党风、严党纪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人认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体现的是管党治党的系统思维”,要“完善‘惩、治、防’工作全链条”,等等。虽然理论界的相关认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从根本上看,“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概念,而是一个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目标导向的重大政治判断,是致力于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新思维、新理念、新思路。要深刻认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时代意蕴,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其理论逻辑与历史轨迹。

  (一)“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理论依据与理论逻辑

  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组织,我们党自产生之日起“就具有无产阶级先进政党的各种优良作风,因而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已经成为党的优良传统与显著标志,也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从根本上看,“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性党风党纪是有机整体,党性是根本,党风是表现,党纪是保障。”同时,这一讲话也深刻说明了“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内在的理论逻辑,概括说来,至少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对马克思主义政党而言,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党性是 ……略…… 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一方面强调“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把从严治党的方针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把抓好党性党风党纪作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强调“在党内生活中讲党性,讲原则,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就要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坚持在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明确指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要求在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从此以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要求,“整党”“整风”运动模式开始为党内主题教育活动所取代。从1998年11月—20xx年12月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到党的十八大之前,我们党先后集中开展了五次“集中教育活动”或“主题教育活动”。在不断开展党内集中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党进一步强调党性、党风、党纪的协同作用与整体功能。20xx年1月,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构建充分发挥教育说服力和制度约束力整体功效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机制”。

  二、“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实践逻辑与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党风廉政建设的严峻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我们一定要引为借鉴,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同时,他明确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不可蜻蜓点水,不可虎头蛇尾,不可只是一阵风,否则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会导致作风问题不断反弹、愈演愈烈,最后失信于民。”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严整“四风”,成效显著,并不断深化对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明确提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新要求与新思路。

  (一)新时代整饬“四风”的实践进程与显著成就

  新时代整饬“四风”问题,犹如医治“发烧感冒”,需要先治标,“吃药退烧”,然后“祛虚止咳”,最后才能康复。从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来看,党的十八大以来十余年驰而不息整饬“四风”,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大以后。这三个实践阶段,从“治标”到“标本兼治”,再到致力于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既是一个不断拾级而上、不断深入推进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深化对党的作风建设规律性认识的过程,既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坚定不移严整“四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基本推进过程,也充分彰显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决心与信心。

  20xx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着力点与基本目标,要求“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下决心改进文风会风,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等不良风气,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那么,面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复杂而严峻形势,如何有效解决“老虎吃天、无从下口”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把“四风”问题视为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以严整“四风”为着力点和突破口,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等加强党性修养、推进党的作风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客观而言,新时代整饬“四风”,最初以治标为主,这正如20xx年10月时任中央纪委书记的王岐山所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治标入手,为治本赢得时间。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言出纪随,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巡视监督、利剑作用凸显,遏制腐败蔓延、形成高压威慑,丰富的实践为制度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同时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光靠纪律是守不住的,必须立根固本,树立高尚精神追求,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努力解决好‘不想’的问题。”20xx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旨在把廉洁自律“高标准”与党的纪律“底线”结合起来,把“立德”“正风”“肃纪”紧密结合起来,把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结合起来。

  经过几年严整“四风”,“四风”问题尤其是享乐主义与奢靡之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复杂性,如何巩固作风建设新成果并有效解决“为官不为”等新问题?201x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新要求,要求“坚持以上率下,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继续整治‘四风’问题,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党的十九大以后,新华社发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文章,面对各种隐性、变异的、改头换面的“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相关批示中明确指出:“‘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的第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要求,既要持续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四风”,也要防范和查处各种隐性、变异的、改头换面的“四风”问题,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

  面对党的作风建设新形势、新问题,如何实现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02x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要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抓住‘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破除特权思想和特权行为。把握作风建设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同时,明确提出“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新要求、新思路,要求“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这一新要求、新思路,在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得到进一步强调与贯彻落实。

  从新时代整饬“四风”的显著成效上看,自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截至202x年10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76.9万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09.7万人;202x年上半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43193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2054人。根据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公布的数据,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这五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8.2万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2.5万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5.3万人”。党的二十大以来,截至202x年11月,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4.8万起,批评教育和处理7.5万人。这些数字充分说明,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整“四风”成效卓著,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八项规定成了改变政治生态和社会面貌的标志性举措。”

  (二)“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的问题导向与核心要义

  针对党的作风建设的复杂性、反复性、长期性问题,20xx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这么多年,作风问题我们一直在抓,但很多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一些不良作风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长一茬。症结就在于对作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估计不足,缺乏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缺乏管长远、固根本的制度。”针对严整“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解决‘四风’问题,要标本兼治,既治标又治本。治标,就是要着力针对面上‘四风’问题的各种表现,该纠正的纠正,该禁止的禁止。治本,就是要查找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从理想信念、工作程序、_机制等方面下功夫抑制不正之风。”在严整“四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要建立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要求“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努力形成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和严格的制度执行,确保改进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切实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从根本上看,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党的作风建设,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党的建设有着丰富的内涵,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不是全部。党不仅要管要治,还要重在建设”。我们必须“要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深刻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之间的关系,明确内涵、厘清责任”。上述重要论述告诉我们,尽管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等,都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但三者之间有整体与部分之分、大系统与小系统之别。比较而言,党的建设是一个“大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鲜明时代特色,是党的建设大系统之内的“中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是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的“子系统”;而党的作风建设属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严整“四风”又属于党的作风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在此意义上看,严整“四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都只能属于党的建设与全面从严治党“子系统”中的“子系统”。这要求我们,无论是建立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还是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都必须树立整体的、系统的党建观,强化对党的建设各项问题的系统性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党的建设在“四个伟大”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建设长期执政的、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靠共同的理想信念,靠严密的组织体系,靠全党同志的高度自觉,还要靠严明的纪律和规矩”,而且明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是系统工程”,“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应是一个内涵丰富、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动态系统”。不 ……

预览结束,免费获取全文定制代笔此类文章!
请点击👉 mbgs777 👈联系老师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